一、征集志愿錄取概率大嗎
分數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錄取的幾率比分數較低的考生高很多。但是一般情況來說,征集志愿錄取率蠻大的,不過剩下的大都是末流二本,專業也不會有太多熱門專業。好點的學校征集上的概率小,差一點的學校征集上的概率大點。
“征求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求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部分省份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設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志愿。另有些省市是普通類考生可選報1~6個學校志愿,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志愿。此外,同批次開始征集志愿的還包括體育類專科專業。
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將沒有最低分數和位次的限制,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報時,系統將會提示:“您未達到填報該院校的最低位次”。
二、征集志愿填報的條件
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在征集志愿投檔時,高校的投檔成績由征集志愿考生成績、征集計劃等因素決定。這與第一次院校確定調檔線的方法、程序一樣。
征集志愿的次數與高校完成招生計劃與否息息相關。若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因各種原因,未完成招生計劃,那么高校將會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征集志愿,直至完成招生計劃,所以提醒未被錄取的考生多留意征集志愿的信息。
三、一般可以填報幾個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不是只能填一個學校。征集志愿一般和平行志愿一樣可以填6所學校。
各省市的征集志愿填報學校在數量上是有差別的。有的省份在二本征集志愿填報上可以填報8個院校志愿,在院校志愿上的可以填報1-5個專業,具體信息考生需要參考當地教育考試院所發布的信息。
征集志愿本科院校的一、二、三批次均設A、B、C、D平行的4個院校志愿,專科批次設A、B、C、D、E、F平行的6個院校志愿。
第一、二批本科院校每個院校志愿均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第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職專科院校每個院校志愿均設4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四、什么情況下會出現征集志愿
1、生源不足的高校:在第一輪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2、超退高校、:第一輪投檔時生源充足,但出現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單科成績等不符合有關要求而被退檔的考生人數多于其調檔比例的超額數,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計劃。
比如:一所大學招生計劃為100人,調檔比例為110%,進檔的考生則有110人。在錄取過程中,未滿足錄取條件的考生有15人,這就使該大學僅錄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計劃。
3、追加計劃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該省(區、市)追加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