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97至468分,位次為336575至4840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97至468區間才能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2096名;
2、2022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5621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7445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0574名;
5、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9457名;
6、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7732名;
7、2020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160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019名;
二、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0 | 9751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0 | 9715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91 | 48401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98 | 296982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3 | 23503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4 | 23406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51 | 22209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55 | 21695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68 | 195621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95 | 150063 | 省政府 |
2、2021年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2 | 10082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5 | 97698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93 | 5575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197 | 33657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17 | 237445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33 | 22057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34 | 219021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34 | 21945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7 | 20382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68 | 17773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78 | 164054 | 省政府 |
3、2020年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64 | 263850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420 | 205160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436 | 186062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450 | 167867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422 | 109019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468 | 68609 | 省政府 |
滑檔和退檔分別是什么意思
1、滑檔就是你填報的院校投檔分數線太高,超出了你的高考成績,你填報的志愿沒有能夠被投檔進報考的院校。如果你填報的所有志愿都是這種情況,沒有一個能夠投檔進去,你在這個批次就滑檔了,只能填報征集志愿了。
2、退檔是說你已經達到了一個志愿的投檔分數線,被投檔進了一個院校,但由于你填報的專業都是好專業,分數要求太高,你沒有被填報的6個專業錄取,而你又沒有填報專業服從調劑,你就會被這個學校退檔。退檔后,你在這個批次就不能再被投檔了,只能填報征集志愿了。
200分的公辦學校名單
批次 | 院校名稱 | 備注 |
專科批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慶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黃山健康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揚子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蚌埠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宿州航空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公辦 |
專科批 | 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 公辦 |
三、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原名番禺理工學院、番禺職業技術學院)1993年籌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備案,是全國首批、廣州市屬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市屬高等職業教育龍頭院校。2005年4月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首批28所立項建設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過教育部、財政部的驗收,被正式批準為首批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0年11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5月榮獲我國職業教育界的最高獎項——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7年11月成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至2019年榮獲“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全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50強”“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2019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12月,入選*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30強”。 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廣州市番禺區,建于滴水巖森林公園旁,處在東新高速沙灣出口旁,距廣州南站約15分鐘車程,毗鄰國家4A景點——沙灣古鎮、寶墨園、5A景區——長鹿農莊。學校是一個山水生態校園,擁有大小湖泊5個,山水面積占總占地面積的65%。校園內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四季蒼翠,是廣州市花園式單位,2012年獲評“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被譽為國內最美麗的大學之一,是一個立志、修身、讀書的佳境。 學校占地2067畝,校舍建筑面積32.8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過10.64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3.39億元。圖書館面積3.07萬平方米,館內閱覽座位4300多個,館藏紙質圖書129萬余冊、紙質期刊近580種;數字資源量約26040GB,其中電子圖書58.82萬余冊、電子學術期刊8820余種,建有41個校內實訓基地和240個校外實訓基地,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607人,生源地分布于全國14個省(區)。 學校以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設有財經學院、管理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珠寶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旅游商務學院、國際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等13個學院(部),開設45個緊貼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目前,學校擁有藝術設計、珠寶首飾技術與管理等2個在建*高水平專業群;擁有國家骨干專業10個、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專業6個、全國職業院校國家級示范專業點1個、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省級協同育人平臺2個、省級示范性專業9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8個、省級品牌建設專業1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9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1門;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3個、省級校內實訓基地1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認定項目16個。 學校積極與企業、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應用技術研發平臺,建有建筑節能與綠色建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珠寶首飾材料工藝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廣東省珠寶首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高校珠寶首飾工程技術開發中心、智能化藝術設計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高職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廣東省智慧職業教育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皮革智能產品3D打印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綠色建造和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工程中心,學校專利申請、專利授權、有效專利、專利競爭力全部進入2017年中國大學專利排行榜500強,其中授權專利排名全國高校第161位、全國高職類院校第8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一批高層級的科研項目,公開發表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教研論文,論文最高他引次數達645次。 學校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擁有一支人員精干、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029人,專任教師59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35.47%,具有研究生學位者占82.77%,“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達80.41%。現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含“*”教學名師)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含教學創新團隊)3個、全國技術能手2人、世界技能競賽教練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影響力提名人物1人、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5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主持人13人及省勞動模范、省級技術能手、南粵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省級領軍人才、省優秀青年教師等名師專家95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個。 學校堅持走質量、規模、效益協調發展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強化質量意識,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職業能力為目標,積極探索教學改革,2001年以來,共有75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省、市教學成果獎,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廣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9項。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是國家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國玩具行業人才培訓基地,廣東省首批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學校,廣東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是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校長)培訓中心、廣州市中職教師發展中心、中芬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已成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包括鑒定所工種、“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行業認證等,可開展30個工種(證書)的鑒定。 學校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知名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及教育培訓機構的聯系,已與英國、美國、加拿大、芬蘭、荷蘭、意大利、新加坡、日本等國外高等教育機構、港澳臺地區的教育機構、科技大學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交流與合作。在設立海外研習基地、海外分院、聯合培養、專業及課程共建、學分互認、中外合作辦學、招收學歷國際學生、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化程度的提升。同時,發揮學校品牌專業和特色課程優勢,吸引國際學生來校進行長、短期的交流交換、課程修讀和項目實習,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8年我校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生海外研習基地合作項目入選全國首批20個“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2019年我校入選教育部首批“經世國際學院”,獲評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 學校努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實行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大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畢業生以其適應性強、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而受到用人單位普遍歡迎,80%以上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2010年,學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2001屆畢業生黃德智喜獲“全國勞動模范”崇高榮譽,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和國務院的隆重表彰。2018年,學校涉外文秘專業2002屆畢業生王俊文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畢業生就業率達97.96%。 番禺籍的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全國政協委員陳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學校的建設給予極大的關注和有力的資助,捐資興建了霍英東學術交流中心、何厚鏵大樓等一批教學、實訓用房和學生宿舍,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功崇惟志,天道酬勤。學校以*新時代*社會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堅持走以質量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致力于為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2024年,建成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具有*、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學校成為*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范例。 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的高職學校。若干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出一批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