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16至389分,位次為194346至6240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6至389區間才能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4346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222名;
3、2022年廣西考生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6272名;
4、2021年廣西考生上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401名;
二、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71 | 194346 | 省教育廳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16 | 14627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44 | 193222 | 省教育廳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389 | 62401 | 省教育廳 |
國內哪些一本大學建筑學專業好
一本大學建筑學專業實力排名
大學排名 | 高校名稱 | 水平 |
1 | 清華大學 | 5★+ |
2 | 同濟大學 | 5★+ |
3 | 東南大學 | 5★+ |
4 | 重慶大學 | 5★ |
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5★ |
6 | 華南理工大學 | 5★ |
7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8 | 天津大學 | 5★ |
9 | 北京建筑大學 | 5★ |
10 | 浙江大學 | 5★ |
1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12 | 北京工業大學 | 5★- |
13 | 大連理工大學 | 5★- |
14 | 沈陽建筑大學 | 5★- |
15 | 南京大學 | 5★- |
16 | 武漢大學 | 5★- |
17 | 山東建筑大學 | 5★- |
18 | 青島理工大學 | 5★- |
19 | 湖南大學 | 5★- |
20 | 中南大學 | 5★- |
最低分的公辦二本大學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批次 | 2022分數 |
1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5 |
2 | 廊坊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5 |
3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6 |
4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醫藥 | 二本 | 438 |
5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二本 | 439 |
6 | 贛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39 |
7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39 |
8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9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40 |
10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民族 | 二本 | 443 |
11 | 桂林旅游學院 | 公辦 | 財經 | 二本 | 491 |
12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2 |
13 | 咸陽師范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師范 | 二本 | 493 |
14 | 梧州學院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4 |
15 | 山東工商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財經 | 二本 | 495 |
16 | 西安航空學院 | 公辦 | 理工 | 二本 | 495 |
17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6 |
18 | 黃山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二本 | 497 |
19 | 湖北理工學院 | 公辦 | 理工 | 二本 | 497 |
20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二本 | 497 |
三、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成立于2012年2月,系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歷經七年,學院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辦學規模,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明確,辦學特色和追求鮮明,可持續發展的高職學院,有在校生近6000人,教職工200多人。設有立經濟管理系、信息技術系、工程技術系、公共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中職部和繼續教育學院三系三部一院,開設軟件技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等28個專業。學院占地和規劃用地600畝。 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學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辦學方向,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踐行*核心價值觀。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每年舉辦一屆科技藝術節和體育文化節,著力開展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法制紀律教育,營造文明、綠色、和諧校園文化。校園以優美環境育人,培養*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校園環境優美,風清氣正,是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 重視教學、改革課程。走現代職業教育道路,打造特色鮮明的高職學院。以教學為中心,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專兼職教師16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占25%,碩士研究生占50%,雙師資格教師占45%。重視專業建設,開展教學改革、人才強校,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嚴格管理,規范辦學,服務育人。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就業。 校企融合、工學交替。學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技能專業人才,緊貼市場設置專業;改革創新教育教學,加強雙師培養,強化雙證教學;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就業創業指導。充分利用地處肇慶高新區的地緣優勢,校政企融合,工學交替,與唯品會、美的家居、達利園、臺菱電梯等數十家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已建成46個校外實訓實習就業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滿意度高,“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連續兩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6%以上。 在當地黨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懷下,在董事會的決策領導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辦學和教育教學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地方社會經濟輸送了近萬名畢業生,也為學校贏得了榮譽。學院出任廣東省職業能力建設協會理事單位,2017年以來,獲得國家級、省級挑戰杯、藍橋杯等創新創業、職業技能比賽一二三等獎共80多項,2019年被評為廣東省當代優秀民辦學校。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