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貴州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招生錄取數據顯示,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89至300分,位次為213948至12173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貴州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89至300區間才能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貴州考多少分能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0542名;
2、2021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9674名;
3、2020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3948名;
4、2022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739名;
5、2021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365名;
6、2020年貴州考生上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9310名;
二、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194 | 210542 | 省政府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247 | 121739 | 省政府 |
2、2021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189 | 209674 | 省政府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222 | 125365 | 省政府 |
3、2020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貴州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206 | 213948 | 省政府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 | 300 | 129310 | 省政府 |
高考的省排名有什么用
排名能夠說明個人分數在全省學生中的位置,可以根據排名去更好的填報志愿。
高考招生按比例分配錄取,把全省排名與各個高校的招生人數與往年錄取情況作參照,可以知道自身能報考哪些層次的學校。根據分數按百分比劃檔,一、二本線不是說考多少分過線就可,其實排名更重要。
排名決定了個人分數段及排名附近分數段人數、密集程度。兩者幫助估計志愿報考形勢,具體可以進行各種估計揣測,以求報考志愿穩妥。排名和分數段密集程度都是初步劃定志愿范圍后的參考和輔助。
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什么意思
什么是定向調配
報考定向就業招生學校且愿定向的考生,應填報該校定向專業志愿或勾選該校的“定向調配”欄。錄取時,若填報定向專業志愿考生的生源不足,學校可調配錄取勾選了“定向調配”欄的考生到定向專業。
各批次只在第一志愿中設置定向志愿(平行志愿為A志愿)。報考定向就業招生學校且愿定向的考生,應填報該校定向專業志愿或選擇該校的“定向調配”欄。錄取時,若填報定向專業志愿生源不足,學校可調配錄取選擇了“定向調配”欄的考生到定向專業。國家專項計劃、省屬院校定向培養免費師范生、免費醫學定向和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志愿不受院校志愿序號和專業“定向調配”志愿的限制。
什么是專業調配
專業調配是指如果你報的那個學校沒錄取你填的志愿專業,但看好你是個人才,想留下你,如果你在專業調配打鉤就可以把你分配到其他專業,不打鉤就可能錄取不到你,打鉤就意味錄取的幾率大些,不打鉤可能因分數不夠而落榜,打鉤就可能調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有什么不同
簡單來說,專業調配是在分數滿足所報院校最低要求時,優先考慮該院校其他專業;而定向調配則是分數滿足所報專業的其他院校的分數線時,優先考慮其他院校的同一專業。
(1)專業調配和定向調配如果你都勾選的話,被錄取的機會比較大。
(2)但是如果都勾選,意味著你會被任何一個專業錄取,畢業后也可能會被安排到定向單位(一般條件相對艱苦一些)工作。你心理要提前有準備。
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的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坐落在揚州市揚子津科教園區,學校占地總面積1027畝、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校園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學術氛圍濃郁,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江蘇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在2019年、2020年江蘇省屬普通高職院校綜合考核中,均位列第一等次,在2020年度普通高校領導班子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連續三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2015年江蘇省教育廳與揚州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同支持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 學校設有化學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交通工程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基礎科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學院(部),開設有47個專業,為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計15000余人,其中與本科高校聯合招收培養本科生558人,外國留學生370余人。學校是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單位、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工業分析技術專業和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主持單位、江蘇省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試點院校。學校現有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央財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平臺)5個、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研發中心4個、省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培育點1個;有國家級骨干專業6個、央財支持建設專業2個、省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群)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品牌(骨干)專業5個,建有國家級、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1門。學校先后獲批“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全國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創新發明教育基地”“全國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一校一品’學校”“全國職業院校‘非遺教育傳承示范基地’”和“全國職業院校‘傳統技藝傳承示范基地’”。學校與南京工程學院、鹽城工學院、常州工學院、徐州工程學院等高校合作開展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4+0”和“3+2”)。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56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31%,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達88.4%,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6人(含在讀);擁有一批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省高校“青藍工程”等高層次人才,有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7個。 學校始終聚焦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秉持“厚植文化底蘊,精湛一技之長”的育人理念,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航”育人模式。近五年來,學生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中屢獲佳績,累計獲得省級以上一等獎99項。2018—2021年,學校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金獎6項、最佳帶動就業獎1項(金獎數量位列全國高職院校首位),是全國唯一蟬聯四屆大賽金獎的高職院校。 學校堅持服務發展合作共贏,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中石化、中核建、上海大眾等大型國有企業,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三菱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揚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陵經濟開發區等諸多國家級、省級經濟開發區保持著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建有500余家優質的畢業生就業基地,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江蘇省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專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2019)》顯示,我校畢業生總體滿意度位列全省高職院校第3,自身發展滿意度位列第2,其中就業指導服務滿意度位列第3,母校推薦度位列第6。學校多次獲評“江蘇省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戰略,聚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開展留學生教育,是江蘇省首批“留學江蘇培育學校”;建有省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項目2個、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1個,是“世界職業院校與技術大學聯盟”單位、教育部金磚國家職業教育合作聯盟牽頭單位和教育部“高端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聯合培養百千萬計劃”院校。 誠以求真、行以致遠。學校將繼續秉承“厚德強能、篤學創新”的校訓,以培養適應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全力推進特色鮮明、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新揚工建設,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更大的貢獻。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