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河北科技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河北科技大學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天津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207名;
2、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專業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727名;
3、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文史類,4年,4600元/年,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廣西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583名;
4、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048名;
5、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海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424名;
6、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教學地點: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裕翔街26號校本部)專業在陜西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077名;
7、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128名;
8、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557名;
9、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河北省份2022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754名;
10、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094名;
二、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天津 | 文科 | - | 499 | 5207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561 | 12502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567 | 10729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63 | 59562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河北 | 文科 | - | 573 | 10498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44 | 51727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532 | 7742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535 | 7209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4600元/年)(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 | 529 | 5929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內蒙古 | 文科 | - | 531 | 5970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29 | 30924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534 | 30830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04 | 42083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83 | 39725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山東 | 文科 | - | 553 | 17375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37 | 66627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07 | 73908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含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01 | 57046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文史類,4年,4600元/年,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496 | 10583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包含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廣西 | 文科 | - | 506 | 12048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03 | 9424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82 | 44520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63 | 48815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34 | 35220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27 | 37062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陜西 | 文科 | - | 513 | 14766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教學地點: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裕翔街26號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文科 | - | 520 | 14077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20 | 新疆 | 文科 | - | 494 | 3107 |
河北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 2019 | 新疆 | 文科 | - | 513 | 3360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8 | 13779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0 | 13128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1 | 50682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6 | 46557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42 | 47194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6 | 12803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3 | 13754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28 | 38094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495 | 66742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理工類,4年,46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54 | 59404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576 | 14685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28 | 66865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576 | 8966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577 | 11424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38 | 35650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467 | 3820 |
河北科技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2 | 新疆 | 文科 | - | 443 | 3630 |
三、河北科技大學介紹
河北科技大學坐落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占地2760畝,由原河北輕化工學院、河北機電學院、河北省紡織職工大學、河北紡織工業學校合并組建而成。1956年舉辦高等教育,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致力于人的全面發展,服務于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辦學宗旨,秉承“興業、盡責”的校訓和“進取、協作、奉獻”的科大精神,為國家培養了30余萬優秀畢業生。學校是河北省首批重點建設的多科性骨干大學、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21年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設有21個教學學院(部),80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工、理、文、經、管、法、醫、教育、藝術九大門類�,F有9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1個學科入選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2個學科入選河北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工程學學科位于ESI世界排名前1%。擁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F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23000余人,教職工2400余人,特聘中外院士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省高端人才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50余人次,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學校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6項,獲批國家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9項。5個專業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5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3門課程被認定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020年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77位、河北省第2位。學校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本科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居省屬高校前列,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任洪強等優秀校友,連續四年入選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強高校。學校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全國高等學校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210余項,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65項。取得各類專利授權2500余項,出版著作1200余部。與370個地方政府及行業組織、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關系,學校作為建設單位擁有26個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加入國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個、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5個。學校獲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在上海軟科2019全國高校成果轉化排名中位列全國第98位、河北省第4位,全國科技服務排名中位列全國92位、河北省第2位。2018年學校入選“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前200榜單。《河北科技大學學報》入編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