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河北體育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河北體育學院的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2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529名;
2、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2235名;
3、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392名;
4、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7518名;
5、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824名;
6、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2184名;
7、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289名;
8、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4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7137名;
二、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489 | 39529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66 | 132235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496 | 39392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57 | 127518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503 | 37824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483 | 132184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19 | 河北 | 文科 | - | 504 | 39289 |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48 | 137137 |
三、河北體育學院介紹
河北體育學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本科普通高等體育院校。1984年4月,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在河北師范學院體育系整建制基礎上籌建并開始招生。1985年8月,國家教委正式批準在河北省體育運動學校校址基礎上建院。2005年6月,河北省體育運動學校實質性并入河北體育學院。行政主管部門是河北省體育局。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學府路校區(占地500余畝)坐落在河北省會石家莊市風景秀麗的滹沱河畔,環繞校園的是梨果飄香的太平河生態園區。正定新區校區(占地200余畝)毗鄰河北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學校設有11個系(部)和1所附屬體育運動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設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休閑體育、運動康復、體育經濟與管理、物業管理、英語、舞蹈學、舞蹈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學前教育、冰雪運動、體能訓練等16個本科專業。其中:運動訓練專業、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體育類專業人才培養為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田徑教學團隊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田徑運動》《河北民間武術》《體育科研方法》《健美操》《運動生物化學》《體操》《運動訓練學》等7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健美操》《跆拳道》為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外語智能化教學實訓中心為河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河北體育學院—天津松江團泊湖高爾夫球會實踐教育基地”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體育學”所屬的四個二級學科全部為省級重點或重點發展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為河北省重點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運動人體科學”為河北省重點發展學科。“體育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專任教師463人。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華武林百杰”“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全國模范教師” “省級教學名師”“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等教師12人,省級“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選15人;擁有國際級裁判、國家級裁判、運動健將70余人。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走“教學科研、競賽訓練、大眾健身”三兼容的辦學之路,堅持“大體育觀”,秉承“崇德、礪能、篤學、拓新”的校訓,以培養文武兼備、德高技精,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培養綜合素質突出、全面發展的“體育人”。通過“打通基礎,專業分流,特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競技體育、全民健身、體育產業、體育教育、民族體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逐步確立了全省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的骨干地位。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首批“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被省體育局、教育廳授予“河北省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師資培訓基地”“河北省冰雪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