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本科大學排名前十的名單: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具體內容見下表。以下小編整理的河南本科大學排名,供想要報考廣大考生參考填報。
1、河南公辦本科大學排名一覽表
校友會2023河南省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57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河南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河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1 | 河南理工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48 | 河南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2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95 | 河南工業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36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40 | 鄭州輕工業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49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63 | 河南科技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91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94 | 中原工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07 | 信陽師范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17 | 新鄉醫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30 | 安陽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30 | 洛陽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30 | 南陽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42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59 | 商丘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許昌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周口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80 | 黃淮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洛陽理工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3 | 鄭州師范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02 | 南陽理工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26 | 河南工程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安陽工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平頂山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53 | 新鄉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河南城建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472 | 河南警察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483 | 信陽農林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505 | 河南工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505 |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508 |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509 | 鐵道警察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河南民辦本科大學排名一覽表
校友會2023河南省民辦大學排名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7 | 商丘學院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大學 |
11 | 鄭州工商學院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大學 |
13 | 黃河科技學院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大學 |
20 | 安陽學院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大學 |
30 | 鄭州西亞斯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42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44 |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53 | 中原科技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55 | 鄭州經貿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67 | 鄭州商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72 | 鄭州科技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72 | 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73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 3★ | 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
94 | 信陽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04 | 新鄉工程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05 | 鄭州財經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06 | 商丘工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125 | 黃河交通學院 | 1★ | 區域知名應用型大學 |
3、本科高考志愿怎么填報比較穩妥
全面了解大學和專業情況:了解大學和專業的基本情況是確定志愿方向的重要前提。考生可以通過查閱大學和專業官方網站、教學資料、校刊、招生簡章、招生咨詢等渠道,全方位了解大學和專業的情況。
結合個人能力和職業規劃確定志愿方向:考生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興趣、能力和職業規劃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各大高校及所需專業的性質和要求,科學評估自己的實力和發展前景。
科學合理設置志愿順序:志愿順序決定了考生最終入學的可能性。考生應該結合歷年分數線、招生政策、排名和實力等因素,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志愿表,并根據自己的目標和實際情況排列。
設置備選志愿和安全志愿:考生可以預留一到兩個安全志愿和3-5個備選志愿,以備調配和補選之需。安全志愿應該選擇相對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備選志愿應該與第一志愿有區別和補充。
認真審核和提交志愿表:考生應該認真核對填寫的志愿信息、考生信息及材料的準確性,審核無誤后再提交志愿表。注意,為了避免提交的資料被誤提交或缺失,應該按照官方流程、合理時間、正確方式進行提交。
關注志愿處理進程和后續調劑: 成功提交志愿表之后,考生應該密切關注大學公布的招生錄取信息,及時更改并提交未加入的調配志愿或者替換之前不再選擇的志愿,并選擇合適的專業和大學調劑,盡最大努力地爭取自己的理想錄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