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漢工程大學建筑學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武漢工程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武漢工程大學的建筑學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五年)專業在山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713名;
2、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2765名;
3、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學制五年)(4500元/年;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辦學地點校本部)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420名;
4、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5年)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994名;
5、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5年制)(含建筑學、城鄉規劃;收費4500元/年)專業在湖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769名;
6、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553名;
7、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號)(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9844名;
8、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9486名;
9、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5924名;
10、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專業在云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406名;
二、武漢工程大學建筑學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含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8 | 30714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含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0 | 32247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含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62 | 835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五年)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27 | 24713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五年))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5年)(4500元/年;含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9 | 28622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5年)(4500元/年;含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566 | 4276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史 或 地 或 物 | 561 | 46241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學制五年)(4500元/年;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83 | 39420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學制五年)(4500元/年;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辦學地點主校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05 | 3952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學制五年)(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64 | 39606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學制五年)(4500元/年;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78 | 808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6 | 3763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含建筑學、城鄉規劃)(5年)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52 | 38165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5年)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44 | 31994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7 | 22368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5年制)(含建筑學、城鄉規劃;收費4500元/年)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88 | 20769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5年制)(含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58 | 22131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3 | 25553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2 | 7229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包含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7 | 25443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號)(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92 | 29844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12 | 29486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10 | 25924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 | -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制五年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51 | 23406 |
武漢工程大學建筑類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 | - |
三、武漢工程大學介紹
武漢工程大學被譽為“化工高層次人才的搖籃”,是湖北省“綠化紅旗單位”“生態園林式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3%以上,本科生深造率在30%以上。學校創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學校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經、文、法、藝術、醫學、教育學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化工為鮮明辦學特色的高校。學校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在USNews2021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92名,湖北省屬高校首位。學校現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及國際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69個專業招生、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面向全國一本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0人,其中研究生近3500人、本科生近20000人。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152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325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43人,副高級職稱6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58.6%。學校現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共占地約119.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79.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0.7億元。建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3個,標準游泳池1個,籃、排、羽、網球場75個;多媒體教室255間,教學實驗室50間;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56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00余萬冊,是湖北省高校“優秀圖書館”和“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學生公寓均配有空調和開水、熱水供應設施。風景優美,教學設施齊備,辦學條件完善。學校科技創新平臺成績顯著。1所集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情報信息、分析測試多功能于一體的研究設計院。1個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部委級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8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技術中心(基地)。擁有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化工、醫藥、石化行業(化工工程)咨詢甲級資質,特種設備設計(壓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