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湖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昆明醫科大學在湖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的分數在444至552分,位次為94735至1875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湖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4至552區間才能上昆明醫科大學。
一、湖北考多少分能上昆明醫科大學
1、2022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052名;
2、2022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537名;
3、2022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和生)最低分需要5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754名;
4、2021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4735名;
5、2021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最低分需要5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259名;
6、2021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或生))最低分需要5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385名;
7、2021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物理(物理+化和生)最低分需要5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75名;
8、2020年湖北考生上昆明醫科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8165名;
二、昆明醫科大學在湖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昆明醫科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6 | 87052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36 | 38201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52 | 28537 | 省政府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和生 | 本科 | 571 | 18754 | 省政府 |
2、2021年昆明醫科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44 | 94735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553 | 39259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64 | 33385 | 省政府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和生 | 本科 | 590 | 20575 | 省政府 |
3、2020年昆明醫科大學在湖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二 | 552 | 38165 | 省政府 |
300到400分能報哪些公辦二本大學
院校名 | 院校最低分 | 文理科 | 批次名稱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河北外國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 393 | 理科 | 二本 |
新疆工程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 392 | 理科 | 二本 |
煙臺南山學院 | 418 | 文科 | 二本 |
長春光華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青島黃海學院 | 416 | 文科 | 二本 |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415 | 文科 | 二本 |
高考沒過本科線能不能上本科
本科以下是有機會上本科的,本科征集志愿,如果降分的話就有可能會被錄取。盡管每年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的填報資格線都是在二本線下20分,但是,實際錄取數據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是看到降20分報志愿就滿心歡喜,但是,殘酷的在后面,因為實際錄取時,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填報資格線并不等于分數線。
換句話說,從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往年公開的數據來看,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不一定都降分錄取。也曾有過不降分錄取的年份。而且即便是降分錄取,降的分數也是極少的。分數太低也沒戲。
三、昆明醫科大學最新介紹
昆明醫科大學是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33年的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1956年獨立建院,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云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并入,2012年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88年來,培養的10萬余名全日制和10萬余名非全日制高級醫藥衛生人才扎根邊疆,服務基層,為云南醫藥衛生事業、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和邊疆繁榮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學校現有呈貢(主校區)、人民西路、平政3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482畝。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909人,其中本科生14845人,碩士研究生3794人,博士研究生451人,留學生524人,專科生295人;成人本專科在校生31689人。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全日制高等醫學(學士、碩士、博士)教育、畢業后教育、醫學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完整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有在編職工6090人(校本部1587人,直屬附屬醫院4503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72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13人,興滇人才獎2人,云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入選其他省級人才項目546人次。有研究生指導教師1172人。 學校有學院(部)18個,本科專業33個。有國家級一流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一流課程5門,國家級課程項目3門;有省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課程30 門,省級教學團隊6個。口腔醫學、藥學、臨床醫學、護理學4個專業先后通過教育部相關專業認證,康復物理治療、康復作業治療2個專業通過國際認證。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設立了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臨床醫學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 學校先后獲國家級科技獎勵7項,部委級科技獎勵17項。“十三五”以來,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獲省級科技獎特等獎5項、一等獎12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38項,位居全省前三,年平均科研經費1.4億元;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省創新團隊31個。有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干細胞臨床備案機構3個,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1項,國家級資質認定和認可實驗室(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技術研究中心、基地等79個。《昆明醫科大學學報》是國家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建立了由4所直屬附屬醫院、1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5所教學醫院、42所實習醫院、19個社區實踐教學基地和76個相關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組成的完善的實踐教學網絡,充分滿足學生實踐教學需要。第一、二附屬醫院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和附屬口腔醫院是云南省水平最高的“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和口腔專科醫院。 學校與29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9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發起成立南亞東南亞醫學教育與醫療衛生聯盟,是云南省“國際醫學人才培養基地”和首批招收國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院校,是教育部批準的來華留學生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學校,已通過教育部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在校留學生生源國達27個。 學校重視社會服務,積極開展醫學及相關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承擔社會責任,加強校地合作,開展教育、醫療、科技和文化對口幫扶。獲全國文明校園、云南省文明單位、云南省文明學校、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云南省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先進單位和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是國家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 (統計數據截止日期: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