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時代精神為話題的作文篇1
毛澤東同志說過:“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這種“精神”是一種情懷、一種超越,是一種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落后、不甘得過且過的血性和品格。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的民族,也是一個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煉和砥礪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中,向往國家統一、民族興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夢想,如永不熄滅的燈光,照耀中華民族前行,也激發、培育和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這種民族精神包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仁義博愛”“扶危濟困”的利他精神,“誠實守信”“謙敬禮讓”的自律精神,“憂勞興國”“儉以養德”的勤儉精神等。這其中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主要內容是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正是憑著這種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創造和不斷發展了燦爛的中華傳統文化。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夢想。在實現中國夢的新征途中,只有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融入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我們才能更加朝氣蓬勃地邁向未來、譜寫偉大復興的精彩樂章,中華民族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時代精神為話題的作文篇2
工匠,隨著人類產生而產生,中國古代就有魯班、歐冶子、丁緩、綦毋懷文、梓慶等工匠。他們雖然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社會地位不高,非但以工匠之身“治國”不太可能,就是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難以傳承。除了部分像紂王一樣窮奢極欲的統治者需要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外,普通百姓的愿望就是能吃飽穿暖,士大夫大多推崇“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反對錦衣九重、食前方丈,因此,工匠想精益求精也難有人買賬。
另外,精益求精不只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能力。傳統中國受儒家“君子不器”思想的影響,整個社會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沒有哪個有能力有水平有抱負的人愿意做一個工匠,“學稼”“學為圃”的樊遲被孔子叱為“小人”就是個例子。因此,在古代提倡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子夏認為做工匠是小道,“君子不為”,而當代社會又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橫向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但縱向看起來,兩種觀念都是時代的產物。當今中國,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而想實現“中國夢”,就要大力發展經濟;想發展經濟,就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想拓展海外市場,就必須提高產品質量;想要提高產品質量,就必須弘揚工匠精神。另一方面,當下的中國,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經得到了滿足,大家都開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對一切產品的品質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勢必要推崇滿含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的工匠精神。提倡工匠精神是時代召喚的結果。
提倡工匠精神,我們已付出實際行動:20__年?20__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讓我們在鏡頭前見識到了這些工匠的平凡生活與崇高追求;20__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__年3月,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以國為重的大國工匠”徐立平的先進事跡,授予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師徐立平“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之后,“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寫進黨的__大報告;20__年,媒體公布“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創意設計能力”已被寫進高中課程標準。
中國需要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匠的工作或許會逐漸被機器代勞,但是工匠精神不可能被代替。我們今天弘揚工匠精神,不僅是對傳統工匠技藝的留戀,而且是對職業道德的呼喚。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制造業實現突圍的法寶,也不僅僅是企業的金字招牌,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氣質,是我們每一個人該有的精神追求與人生態度。
當精益求精、踏實專注和堅守執著的工匠精神成為我們工作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我們的“中國夢”一定能加速實現。
時代在召喚工匠精神,你準備好了嗎?
★以時代精神為話題的作文篇3
??深入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之五
光明日報評論員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斗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底色,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日前,*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勇于擔當作為。
發揚斗爭精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價值追求的,那就是為廣大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謀解放、謀幸福。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身旗幟上。從浙江嘉興南湖上的一葉扁舟,到今天浩蕩前行的“中國號”巨輪,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接續奮斗,所共同堅持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踐行初心使命,必然要求發揚斗爭精神。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各種風險隱患也在不斷積累,一些領域的風險甚至進入集中暴露時期,如果廣大黨員干部,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回避矛盾不敢負責,那么歷史機遇必然會被耽誤。我們黨要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書寫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堅決清除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因素,堅決割除一切滋生在黨的肌體上的毒瘤,堅決防范一切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在新時代的新長征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愿繼續艱苦奮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愿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全黨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領導干部要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新形勢下,我國面臨復雜多變的發展和安全環境,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時刻保持警醒,不斷振奮精神,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