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鐘錕科大訊飛教育事業群副總裁
1992年,我還是安徽省一個小縣城里的高中生,在那個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平板電腦,更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一臺小小的電腦對我來說無異于“天外來物”。幸運的是,學校給我們開設了信息技術這門課,并讓我認識了張老師。
仍然記得,張老師堅定地認為這門“副課”意義非凡。沒有網絡,他就給每臺電腦安裝上了多媒體學習軟件,他鼓勵我們在他的課上利用學習軟件去解決其他課程中的困惑和難題。
“電腦是工具,你們自己應該學著如何去利用它解決學習中的困惑,主動去思考、去發現,相信我,它會是你們終身的學習伴侶�!睆埨蠋煹囊幌捴两袢曰厥幎稀�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我們化學正在學習原子結構這一章節,書本上的陳述很多,但圖片很少,以至于學了半天,我也沒弄懂其中到底是個什么結構,糊里糊涂的。
借著信息課的契機,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在電腦里嘗試搜索了一下,幾行字一敲,幾十張原子結構的圖片立刻呈現在了電腦屏幕上。那些多彩的、會動的圖片和影像,深深地震撼了一個17歲少年的心。
那一瞬間,我的心中除了興奮之外更多的是驚訝,原來世界上居然還有這么好的東西。張老師手持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信息世界的大門。
在那略顯單調乏味的3年高中生活里,每周一次的信息課是我生活里僅有的調色盤。張老師常提醒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下,仍然要保持對知識主動探求的欲望和好奇。
“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點燃火焰�!惫ぷ饕院�,我常回憶起高中信息課上的點點滴滴,我越來越能深刻地體會到,一個老師的教育方法將會改變學生的一生。
源于張老師點燃的火焰,我逐漸愛上了計算機這門學科,并有幸成為我國最早接觸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從業者。后來,我們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教育領域。隨著我對教育理解的加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張老師之前所做的事情,其實是鼓勵我們進行探究式學習,通過工具幫助我們從廣袤的知識海洋中汲取真正需要的內容。
我自己做的這些事,可以說是得益于多年前高中時張老師的啟發與指引。我也希望自己現在做的教育事業,能夠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找到他們自己的方向,可以讓他們像當年的我一樣,永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