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和市一級園勝利幼兒園結對,我感到非常幸運。以前我園戶外區角散亂,在結對園的幫扶下,我們根據農村地域特點和幼兒的需求,重新規劃了六大區域,現在孩子們更喜歡幼兒園了。”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幼兒園結對幫扶經驗交流暨民辦公益性幼兒園質量建設現場活動在金橋社區幼兒園舉行,該園園長張秀華談起幼兒園發生的變化時如此說道。
雙流區現有幼兒園129所,在園幼兒3.2萬人,教師2122人,其中包括民辦園116所、在園幼兒2.8萬人、教師1927人,分別占總量的比例為90%、88%、91%。全區民辦園分布廣、數量多、辦學水平差異大,民辦園的保教質量成為制約學前教育質量提高的“短板”。
這幾年,雙流區教育局努力探索提升民辦園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的路徑。在管理上,實施公辦民辦幼兒園管理一體化,在園務管理、辦園行為、隊伍培養、安全管理等方面統一要求。民辦公益性幼兒園在教師培訓、業務提升、教研科研、活動競賽、交流展示等方面,享受與公辦園同等待遇和條件。雙流區教育局要求公益性幼兒園將財政補貼部分10%用于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5%用于教師培訓。
加強對民辦園的評估考核是雙流區提升民辦園質量的另一項重要舉措。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公益性幼兒園視導評估程序化。全區每年9月開展公益性幼兒園視導,并以此為契機,將視導的過程作為幼兒園夯實業務基礎和提升辦園質量的過程。二是等級園創建評估常態化。每年上半年做好成都市等級幼兒園創建、評估、驗收工作,并將“期滿復評”納入常規工作,杜絕創級前、創級后兩套運作模式。三是考核評價多元化。堅持“科學導向”的原則,改革評價機制,積極構建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探索分類考核、過程性考核、多元主體考核等評價方式,促進“管、辦、評”分離,以評價促發展。
此外,雙流區堅持推進“區?鎮(街)?園”三級教研網絡工程,提升幼教師資隊伍業務水平。以學前教育專職教研員牽頭成立了“雙流區學前教育教研聯組”,并依托鎮(街)公辦中心園成立了“鎮街學前教育指導小組”,以園本為載體建立健全“幼兒園教研聯組”,建立覆蓋城鄉的三級教研網絡,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整體提升區域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業務能力,從而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和水平。
據了解,自2017年春季學期起,雙流區在成都市率先實施全面免除公益性幼兒園3?5周歲雙流籍在園幼兒保教費政策,每年區財政投入學前教育專項補助資金超1億元。其中,雙流籍3周歲以上民辦公益性幼兒園12257名幼兒受益,政府補助經費達8799萬余元,成為民辦公益性幼兒園發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