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的分數在463至463分,位次為245986至21012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3至463區間才能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1、2021年山東考生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0124名;
2、2020年山東考生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567名;
3、2020年山東考生上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5986名;
二、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4 | 210124 | 省教育廳 |
2、2020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5 | 221567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63 | 245986 | 省教育廳 |
查不到錄取狀態怎么辦
錄取結果一般在每個錄取批次開錄后的3-5天內可查詢到。但因各高校錄取結束時間不一致,錄取結果不是一次性公布。
但是重點是:如果,你所報的批次都已經在進行征集志愿了,還是沒查到錄取信息。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去登錄考生服務平臺系統,填寫征集志愿。
如果你無法填報征集志愿,這就代表你在這個批次已處于預錄取或錄取狀態,請耐心等待錄取結果!如果能填,證明你所填報的志愿沒被錄取,這個時候就要慎重填報征集志愿。
專科提前批填報志愿的技巧
1.根據自己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考生和家長要分析比較,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要以穩定的“習慣興趣”、“長時興趣”為主導,同時不能被“一時的”短暫情緒所干擾。畢竟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
2.用專業篩選院校范圍
首先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選擇自己分數可以報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篩選出的院校中,了解這些院校中是否開設有自己的意向專業,若有開設該專業是否為院校的重點專業,或者該專業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實習崗位,包括以后的就業方向等等。
3.通過學校官網介紹,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過初步篩選出院校范圍,家長和考生就要自己動手查詢這些學校的官網。官網會清楚地告訴我們院校層次,開設專業,就業方向等等。同時可以了解專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畢業之后崗位方向
4.結合自身發展
很多同學可能本身成績不錯,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這部分同學就可以考慮專科結束后,自己的個人發展問題。比如跨校專升本、留學機會等。讀專科還是需要有戰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內。
5.拉開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之間的梯度要設置好,才會降低分數的浪費或者掉檔。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并沒減弱,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檔下來把低分考生擠下去。高職專科志愿填報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
三、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古都河南省新鄭市,是經教育部批準、中原華信商貿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民辦本科院校。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于1997年,2008年升格為本科高校,2012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更名為“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辦學條件 學校不斷加大辦學投入,完善優化教學設施。現有東、西兩個校區,總占地2090畝,校舍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余元;建有游泳館、體育館、綜合運動場、學術交流中心、學生事務綜合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等設施;擁有實驗實訓中心(綜合實驗室)40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億余元;館藏紙質圖書近270萬冊;擁有電子圖書約200萬種;有SCI、CSSCI和中國知網、萬方等中外文數據庫20多個。環境優美的新型校園、設施完善的教學條件已經形成。 學科專業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培養體系完備,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工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設有17個學院(部),本科專業48個。其中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特色專業1個,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省一流專業4個,省民辦教育品牌專業14個,省民辦高校學科專業資助項目4個,鄭州市急特需專業2個,鄭州市重點(示范)專業6個。現有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河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12門,河南省優秀基層教學組織9個,鄭州市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鄭州市教學團隊4個,鄭州市優秀基層教學組織3個。 師資隊伍 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近180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55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河南省高層次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17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14人,河南省教育廳優秀教育管理人才6人,河南省優秀教師9人,河南省文明教師8人,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鄭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師25人,鄭州市十大科技女杰1人。 人才培養 學校重視人才培養,秉承“唯實、求實、扎實”的三實精神,堅持應用型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穩步提升。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40000余人。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已為社會輸送各類人才8萬余人。畢業生整體就業率位居全省民辦高校前茅,學校先后獲評“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范高校”等多項榮譽稱號。我校優秀畢業生張珂珂入選“2019-2020大學生就業創業年度新聞人物”,全國僅評29名,河南省唯一。學校大力支持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技能競賽,近年來我校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中斬獲頗豐,共計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獎項1000余項,其中國家一等獎近100項,我校王永杰同學榮獲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全國一等獎,引起了全國圖學界的關注。實現了學生專業技能大賽歷史性突破。學校“鄭工眾創空間”被河南省科技廳認定為鄭州市級眾創空間,被河南省教育廳認定為首批“高校眾創空間建設單位”,被新鄭市科技局認定為新鄭市級眾創空間。 科學研究 得益于集團大力支持及“科學研究攀登工程”的激發,學校科研經費、學術論文發表及引用、國家發明專利等主要科研指標繼續保持全國民辦高校領先地位。“十三五”期間,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0余項,發表各類核心論文近1000篇,申報國家各項專利近300項。建有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2個省市級科研平臺。據2019年7月神針數據公布的2018年全國1255所本科高校CNKI期刊論文排名中,我校在全國434所民辦高校中位列全國第八,河南第一。 社會服務 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學校以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宗旨,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路徑,密切校企校地合作,打造協同創新平臺,推進產教融合;發揮工科優勢,走產學研結合道路。學校充分利用教育優勢和人才資源,履行社會服務職能,連續18年參與拜祖大典、連續3年承辦黃帝文化國際論壇,聯合市科技局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聯合市勞動保障局免費舉辦大學生創新創業技能培訓班,建有社會服務平臺12個,近三年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7項。 國際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與加拿大荷蘭學院合作創辦“中加高爾夫學院”;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美國貝爾維尤大學、西班牙武康大學達成合作辦學共識;與泰國格樂大學合作建立“中泰研究生教育學院”,推進國內外聯合招生、聯合培養、聯合就業。 校園文化 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學校始終秉承“勵學 敦行 明理 至善”的校訓精神、“厚德敬業 求是致用”的校風精神和“永不言棄 永不言敗 永不言悔”的鄭工精神,落實“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為推進學校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學校積極開展“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最美鄭工人”等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大學生社會實踐、三下鄉、雷鋒活動月等社會奉獻活動,有利地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更提升了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黨建思想 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高度重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保證了學校教學、科研、學科等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營造了團結進取、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學校黨委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河南省平安校園”、“中國高水平民辦大學”等榮譽稱號。 歷經歲月沉淀,民辦教育之花經久彌香,學校始終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在聚焦內涵建設上常抓不懈,實施守正出奇、品牌致勝的發展戰略,開拓學校發展新途徑,加速提升我校質量化、品牌化、智能化、國際化水平,不斷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和知名度,為創建“百年名校”奠定良好的基礎。 (注:以上數據截止到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