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淄博職業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71至471分,位次為591091至22990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71至471區間才能上淄博職業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淄博職業學院
1、2022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3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15277名;
2、2021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2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31657名;
3、2021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2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4307名;
4、2021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2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2364名;
5、2020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中外合作):綜合最低分需要1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4096名;
6、2020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高職院校專項計劃其它):綜合最低分需要1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2943名;
7、2020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校企合作與服務外包計劃其它):綜合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0020名;
8、2020年山東考生上淄博職業學院(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分段培養計劃其它):綜合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901名;
二、淄博職業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淄博職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04 | 591091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19 | 515990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31 | 497800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80 | 415277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92 | 393542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56 | 255220 | 省政府 |
2、2021年淄博職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42 | 531657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57 | 524307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86 | 502364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98 | 490818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58 | 416744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60 | 242051 | 省政府 |
3、2020年淄博職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71 | 524096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191 | 522943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17 | 519561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50 | 510020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73 | 392235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71 | 229901 | 省政府 |
300分能不能上專科軍校
300分不可以上專科軍校。300分基本不能上軍校。專科基本沒有軍校,其次軍校是提前批次錄取。高考分數都在211,985學校招生分數之上。一般一本線以上才有可能錄取。也有極少的二本軍校,但也需超過二本本科分數線,如果有強烈的軍旅情節,可以選擇定向士官學校。
軍校的錄取分數線頗高,對于學生的要求和審核也十分嚴格,沒有個500分以上很難報考,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被譽為“小軍校”的院校,學生300多分的成績就能錄取,中等考生可要多多留意。
有的學校被譽為“小軍校”,雖不是正式軍校,但卻培養軍隊所需人才,它就是定向培養士官的院校,屬于歸地方院校所屬,全國僅有47所院校。
二本壓線生可以上公辦二本嗎
二本壓線生不一定能上公辦二本。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三、淄博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淄博職業學院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學校,成立于2002年,有65年辦學歷史。現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國家示范校優秀建設單位、國家優質校、全國診改試點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先后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入選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服務貢獻、國際影響力“50強”。 學院立足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根據產業發展實際,調整、優化專業設置,使專業鏈緊密銜接產業鏈,目前所開設的67個專業基本覆蓋區域支柱產業。同時,強化“專業群”建設,聚焦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確定的“十強”產業和淄博市確定的“四強”產業,打造電氣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醫養健康3個高水平專業群,智慧快遞、財經金融、高端化工、生物制藥、裝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術6個骨干專業群,影視動漫、涉外商貿、藝術創意 3 個特色專業群,做到專業與產業高度契合。 學院全面落實人才強校戰略,注重人才引進和內部培養,實施“全員素質?百萬工程”“崗位創新?百萬工程”“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工程”和“名師帶動工程”,逐步打造了一支高層次、雙師型教師隊伍。目前,教師中正高職稱101人、副高職稱356人,博士47人、碩士865人,“雙師”素質教師占比達93.67%。建院以來,學院在教學、科研、內部治理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現有國家特支計劃(*)人才、國家教學名師1人,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家名師工作室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教書育人楷模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名、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2名,省青年技能名師3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9個,省職教名師工作室4個。 學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堅持“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確立“兩個深入”“四個融為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即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需求、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把學生就業競爭力與發展潛力培養融為一體、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融為一體、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培養融為一體、課外與課內培養融為一體)和“校企協同、職場對接、學訓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且主動落實中央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決定,通過4個“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2個高職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專業、5個五年一貫制專業、14個“三二分段”培養專業,有效銜接起中職、高職、本科教育,系統化培養人才,相關做法在全國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工作會議上做典型交流。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與實踐,學院共獲得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8項。獲批國家重點建設專業8個、國家骨干專業12個、國家專業示范點1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1個、省級精品課程8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1門。近三年,學生在國際大賽獲獎4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18項,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86項,省級及以上各類大賽獲獎1300余項。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8.60%,企業滿意度達97%。 學院作為山東省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示范校,牽頭成立山東省骨干職教集團—淄博職業教育集團,吸納駐地行政部門、高校、行業協會、重點產業領域的企業參與其中,通過建立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等4個工作委員會、機械設計制造與機電設備等18個專業(群)建設分會,讓政校行企四方信息互通互聯,合作形式從初始的解決用工需求,逐步豐富為專業共建、課程(教材)開發、合作辦學(招生)、現代學徒制、技術服務、員工培訓等多個層面。目前合作企業達936家,建有教育部校企合作項目4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省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項目13個。實施“雙百”進校園三年行動計劃,即百名企業家、百名工匠大師進校園。每年聘請至少一百名國內、駐淄規模以上或知名企業的“當家人”、企業家校友,以及企業的優秀大師工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擔任產業教授,全面參與學校的教科研、內部管理工作,積極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目前已聘請339名產業教授,并推動建立中德智能制造產業學院等14個高水平產業學院。 學院充分認識到科技創新能力是服務發展的重要指標,確定了“立足高職教育,突出應用研究”的工作方針,與企業共建科技創新平臺、承擔技術開發項目、聯合申報專利,構建起了具有高職特色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截至目前,已聯合成立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12個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個技能大師工作室,承擔行業企業委托的各類橫向項目643項,到賬經費近4000萬元。同時,在國內外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894篇,其中被SCI/EI/ISTP/ISSHP等國際檢索機構收錄251篇,北大核心論文599篇;獲各類專利授權547項,其中發明專利61項,3項發明專利成功簽約轉讓。 學院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專業素質、業務能力提升要求,依托自身專業、師資優勢,先后建立山東省養老服務與管理人員培訓基地等2個省示范性社會服務培訓基地和8個省市級技能培訓基地,組建社會培訓項目團隊,常年面向農業農村、建筑行業、醫藥衛生、養老服務等從業人員開展培訓,年培訓量突破11萬人日。 學院積極打造國際辦學品牌,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走出去”戰略,不斷拓展國際合作項目,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73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成立柬埔寨職業教育中心、俄羅斯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境外教育中心等3個境外教育基地,開展物流管理等3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倉儲物流管理等6個國際教學標準,獲得國際性技能大賽獎項19人次,向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院校輸出新能源汽車等9個專業標準和30項課程標準,為柬埔寨勞工部10所技術學院培養骨干教師,為“走出去”企業培養培訓7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成為“一帶一路”國家院校和企業交流協會中方理事會和國際漢語考教結合研究中心指定的省內唯一國際漢語師資培訓基地。近三年,學院聘請6名外籍專家,師生境外交流培訓800人次,境外院校、教育機構和企業來訪105個團組,招收來華留學生566人次,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占比達80%。 學院深入挖掘齊文化精神內核,塑造“齊地匠心”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積極探索形成“雙高”學校地域特色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新方案。“匠心淄職”校園文化品牌入選全國職業院校中華傳統美德品牌項目。創新性構建實施齊文化“一課兩庫三平臺”育人新模式,被評為山東省社會科學工作創新提升優秀案例。系統性推進“七稷一館”文化工程,出版學術研究論文集《稷下論叢》,推出通俗讀物《稷下茶座》,宣傳普及齊文化傳統美德知識。舉辦稷下學術沙龍13期、稷下論壇14期,構建專業解讀“齊點文化視角”,為淄博市文化名城打造貢獻思想與智慧。 學院全面推進管理創新,經驗做法兩次得到中央領導批示。人事制度改革做法榮獲山東組工創新獎。學生管理實現“24小時全時段覆蓋”,教育部簡報刊發經驗介紹。實施治理現代化工程,構建以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為根本制度,專家咨詢委員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代表大會協同治理的“1+5”治理體系。創新打造質量保證與績效考核融為一體自主化、常態化、動態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并在全國50余所兄弟院校推廣。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學院典型經驗。 風勁帆正舉。學院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鎖定市場需求、產業轉型升級需求、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需求,加快推進改革創新實踐,全面提升建設發展水平,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為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發展、產業升級貢獻力量。 (2022年3月1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