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凱里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凱里學院的分數在466至485分,位次為231166至19976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66至485區間才能上凱里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凱里學院
1、2022年山東考生上凱里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1166名;
2、2022年山東考生上凱里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772名;
3、2020年山東考生上凱里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9764名;
二、凱里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凱里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66 | 231166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6 | 205772 | 省政府 |
2、2020年凱里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85 | 199764 | 省政府 |
高考專科志愿填報技巧
1、密切關注,抓緊填報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時間比較短,為12小時,專科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教育考試院網站,及時獲取各批次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和剩余計劃的信息。
2、量力而行,服從調劑
考生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沖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往往更是搶手,如果分數不占優勢,也很難被錄取。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專業的冷熱搭配,不要只關注“熱門”院校和“熱門”專業,應“冷熱”結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
3、對比高校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
在專科填報志愿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高考多少分能上公辦二本院校
一般二本線大約在460分到500分左右,而經濟水平越發達的地區,二本線的分數會更高。一般來說,想要考上公辦二本,考生至少需要考500分左右,而這個分數只能選擇一些普通的公辦二本院校。如果想要保證自己能夠考上公辦二本院校,那考生至少要高出二本線40-50分左右,否則即便上了二本線,還是有錄取失敗的可能。
考生需要在高考中取得520分左右考上公辦二本院校的概率更大,如果只有500分左右,那考生需要注重志愿填報技巧,確保自己能被公辦二本院校錄取。實際上,想要考上公辦二本院校并不難,高考大部分是簡單題和中等題,考生只要保證在基礎知識的考察在不丟分,一般是可以考到500分左右的。
三、凱里學院最新介紹
凱里學院坐落在被譽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錦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貴州省凱里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公辦本科普通高校,是貴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單位和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實行“省州共建,以州為主”的管理體制。 學校源于1958年創辦的黔東南大學,與延邊大學、吉首大學同為國家在少數民族自治州建立的三所民族高等學府之一,校名幾經更迭變遷。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由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改建為凱里學院;2008年學校整體搬遷至凱里經濟開發區新校區,2010年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評估,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校占地1676畝,校舍建筑面積3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1.6萬冊、電子圖書118萬余冊(其中鏡像電子圖書93萬余冊,碩博論文466萬余冊)。 學校始終堅持“三性三型”(地方性、民族性、師范性,應用型、教學型、開放型)的辦學定位,現有16個學院,在校生10824人。設置本科專業56個,涵蓋教育學、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農學等學科門類。其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綜合改革專業8個,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6個,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特色重點、重點支持)學科8個,校級一流(培育)學科11個。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942人,其中,正高職稱138人,副高職稱353人;博士121人,碩士499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1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人、貴州省省管專家2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貴州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貴州省“百”層次創新型人才1人;全國模范教師、省級“金師”(教學名師)共5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象、省千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對象等近30人;各級各類教學研究、科技創新團隊13個。 學校注重科教融合與創新發展。現有各級各類教學、科研平臺17個,其中,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個,省級民漢雙語服務基地1個,省高校產學研基地4個,另有黔東南侗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州級智庫“黔東南發展研究院”。同時,擁有“全國地方高校優秀期刊”—《凱里學院學報》和全國第一家以“原生態民族文化”命名的“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五年來,學校累計獲國家級項目29項,省部級項目99項,地廳級項目312項,橫向項目61項。出版著作263部,發表學術論文3565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472篇、CSSCI來源期刊論文104篇、SCI論文85篇);獲專利授權302項。科研成果獲獎148項(其中省部級22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面向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與美國、俄羅斯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國際學生交流項目和大學生夏令營等項目合作關系。從1992年開始招收國際學生,累計培養了來自德國、韓國、泰國、老撾、印尼、柬埔寨等國家的學歷生、語言進修生、交換生等300余人。2020年,與貴州中科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簽約合作共建微電子與人工智能學院,與中文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共建凱里學院柬埔寨分校戰略合作協議,舉辦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中國-東盟大學生旅游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學校先后入選成為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院校;首批“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全國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學校”“全國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是貴州省第一批“綠色大學”、貴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學校”。 在新的發展征程中,凱里學院將繼續以*新時代**思想為引領,緊緊圍繞“十四五”時期貴州省發展“一二三四”的總體思路及其他戰略部署,秉承“立德樹人、自強奮進”的校訓,發揚“艱苦創業、勤儉辦學、勇于爭先”的辦學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區域一流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數據更新至2021年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