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從”“北”“化”這三個字都是由“人”而來的同體會意字(見下圖甲骨文示例),相隨而“從”,相背而“北”,相轉而“化”。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包孕著國人從古至今的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這三字也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深蘊待人處事之道。
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議論文,對上述的看法自選角度加以評說。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文題解析】
這是一則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對上述的看法自選角度加以評說”。所給材料包括兩個部分,即漫畫與文字解說。
首先明晰材料中對這三個字的理解。
1.相隨而“從”:
由字形上看,“從”是一個人跟隨另一個人的樣子。“隨”是“從”的本義,其延伸義有許多種,包括依順、跟從、參與等。依順,代表著對他人意見的認同,這種認同可以是清醒的,也可以是盲目的。跟從,就是跟隨著別人的腳印亦步亦趨,比如說學習知識、技能等。
2.相背而“北”:
由字形上看,“北”是兩個人背對背的樣子。北,即是“背”,本義是指示反方向。而在材料的語境下,“背”是應當承接“從”的意義來理解。對原有知識、經驗進行質疑、否定,采取完全不同的意見和行動,這些都是“背”的具體表現。
3.相轉而“化”:
由字形上看,“化”是一正一反并列的兩個人。化的本義是變,結合題意也可以理解為對正反兩方面調和。消化、領會、融會貫通,然后成為一個新的整體。再進一步延伸,化,還可以是“教化”,包含有傳授知識、感化他人的意味。
這是一道比較抽象的題目,容易跑空,所以命題者給了同學們提示:可以從“人生的成長歷程”著手,包括“求學、處友、從業”等待人處事方面。但注意要聯系“具體生活實踐”,可以是自身的經歷,也可以是見聞。
具體行文結構。
“從”“北”“化”可以視作鏈條中三個點,縱向覆蓋,論述如何由“從”到“北”到“化”。例如:
1.求學:全盤照搬??發現錯誤或弊端??完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
2.處友:善者從之??不善者改之??取長補短達到自身的進步。
過分顧忌他人意見和感受??發現自我的特殊??自我與環境的調和。
3.文化繼承: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剔除糟粕??與時俱進。
也可以側重的某一點或兩點進行橫向的思考拓展和議論深化。比如:
1.從:
(積極)學習到知識、技能和優秀的品質,指明方向
(消極)容易陷入盲從的陷阱
(辯證看待)有選擇性地“從”
2.北:
(積極)發現問題和質疑精神,是創新的基礎
(消極)為了彰顯個性故作叛逆,一無所得,甚至造成混亂
(辯證看待)冷靜思考后提出反對意見,有理有據
3.化:
(第一重)取長補短地吸收轉化,為己所用
(第二重)形成自己的體系,并教授給他人
(第三重)參考他人的反饋/被他人質疑和修正,達到螺旋式循環上升的效果
在立意上可以寫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也可以就其中一字或兩字聯系社會生活加以生發。注意文體要求是“議論文”。
【參考立意】
1.逐鹿于林,與林合一,行走于世,“化”我于世;
2.擇其善者而“從”之,去其惡而“北”之,力求為我所用而“化”之;
3.做善“化”的智者。
【佳作賞析】:人生要經歷三種境界才完美
歡喜文字學的朋友有個有趣的發現,“從”“北”“化”這三個字均由“人”字而來。在甲骨文中,兩個“人”字相隨,便是“從”字;兩個“人”字相背,便是“北”字;其中一個“人”字轉過來,便是“化”字。由這三個字的形體特點,我想到了我們的人生大致也得經歷這樣的三種境界,才算是完美,才算是不枉此生。
第一種境界是“從”字的寫法??兩個“人”字相隨。在這種境界里,我們應該處于不諳世事人情的年紀。“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鮮、新奇的。我們樂意學習,樂意接受,凡事我們均能以肯定的態度悅納。我們相信父母,相信老師,尊重長輩,懷了一顆求知的赤子之心,凡事聽從,一切順從。
第二種境界是“北”字的寫法??兩個“人”字相背。臻及這一境界時,我們大致已經長大,有了獨立思想。“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我們不再用肯定、悅納的眼光和胸懷去面對大千世界。“我思故我在”的“思”常常變成懷疑和否定。我們開始與父母爭吵,與長輩辯論,不相信經典,時常懷疑常識的正確性,凡事悖逆,時時求異。
隨著年齡的長大和閱歷的豐富,我們逐漸來到了第三種境界,那就是“化”字的寫法??那個“人”字轉了過來。我們終于發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經典依舊是經典,常識終究是常識。我們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從第一種境界里的懵懂少年,到第二種境界里的踔厲風發的青年,終于成長到干練成熟的沉穩中年??雖然有些油膩,卻能處事慎重,一舉一動循規蹈矩。
并不是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能如此完整地經歷這三種境界。有的人終其一生,始終在第一種境界里與世浮沉,隨人歡喜。沒有自己的色彩,沒有自己的個性,也沒有自己的思想,忙忙碌碌,像個劃船的奴隸,終日揮槳不停。也有人終生走不出第二種境界,時時刻刻憤世嫉俗,與時不合。他看不慣世人,世人也看不慣他,結果郁郁寡歡,坎坷一輩子。他們只會寫出人生的“從”字和“北”字。
惟有臻及第三種境界的人,才會寫出人生的“化”字,才會領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況味,才會擁有完美的人生。“從”“北”“化”三個普通的漢字,蘊含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絕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