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四川師范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四川師范大學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網絡傳播方向培養)專業在山西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49名;
2、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遼寧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740名;
3、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3700元/年;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專業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651名;
4、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370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506名;
5、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3700元/年)專業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431名;
6、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0392名;
7、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培養網絡傳播人才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專業在廣東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2663名;
8、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079名;
9、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獅子山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288名;
10、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690名;
二、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83 | 489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2 | 3475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7 | 3458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78 | 506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山西 | 文科 | - | 563 | 374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27 | 2471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552 | 438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51 | 2596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36 | 1791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山西 | 文科 | - | 537 | 374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遼寧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88 | 374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0 | 1856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595 | 363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538 | 2754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602 | 4522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601 | 600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69 | 2862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0 | 安徽 | 文科 | - | 577 | 597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1 | 3275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568 | 2665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561 | 556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江西 | 文科 | - | 594 | 437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63 | 2249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江西 | 文科 | - | 572 | 449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69 | 2404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江西 | 文科 | - | 577 | 485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52 | 2411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51 | 2245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江西 | 文科 | - | 557 | 548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569 | 3951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581 | 4346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57 | 4626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568 | 3895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1 | 河南 | 文科 | - | 597 | 750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84 | 3852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591 | 741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04 | 4043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575 | 626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49 | 6049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3700元/年;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河南 | 文科 | - | 566 | 635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89 | 573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74 | 2822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湖北 | 文科 | - | 567 | 507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70 | 2889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63 | 549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7 | 2579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78 | 428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80 | 2076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湖南 | 文科 | - | 597 | 459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77 | 2611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19 | 湖南 | 文科 | - | 586 | 524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42 | 3009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65 | 453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4 | 2330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63 | 1284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68 | 5039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554 | 1242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542 | 6208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18 | 5405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培養網絡傳播人才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8 | 1353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培養網絡傳播人才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7 | 6266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文史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576 | 318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理工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40 | 1941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文史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545 | 342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理工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549 | 2013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獅子山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46 | 2265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理工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30 | 2093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文史類,4年,3700元/年,在獅子山校區辦學,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廣西 | 文科 | - | 579 | 311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634 | 5356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海南 | 綜合 | 不限 | 631 | 628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84 | 435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1 | 1817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578 | 382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63 | 1665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19 | 重慶 | 文科 | - | 582 | 303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55 | 1849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辦學地點:獅子山校區。)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1 | 451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21 | 四川 | 文科 | - | 571 | 712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72 | 3809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四川 | 文科 | - | 556 | 770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77 | 4110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569 | 759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86 | 4369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64 | 4026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專業備注: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569 | 708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597 | 345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27 | 1636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601 | 219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46 | 1728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505 | 2307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590 | 325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611 | 277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77 | 1363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獅子山校區) | 2019 | 云南 | 文科 | - | 597 | 3288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獅子山校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76 | 1467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獅子山校區)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620 | 2712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陜西 | 文科 | - | 564 | 3325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24 | 21074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學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靜安路5號獅子山校區) | 2019 | 陜西 | 文科 | - | 574 | 384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523 | 22329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按網絡傳播方向培養) | 2022 | 陜西 | 文科 | - | 544 | 339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560 | 2723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11 | 1569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20 | 16077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年收費3700元) | 2020 | 青海 | 文科 | - | 519 | 80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文科 | - | 557 | 97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77 | 4921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文科 | - | 568 | 115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477 | 4830 |
四川師范大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網絡傳播方向)(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文科 | - | 529 | 1014 |
三、四川師范大學介紹
四川師范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及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舉辦本科師范教育最早、師范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學校位于四川省省會——成都市,現有獅子山校區、成龍校區兩個校區。辦學歷史悠久。學校創建于1946年,其誕生與東北大學有直接的歷史淵源。抗戰初期,東北大學內遷到四川省三臺縣辦學。抗戰勝利后,東北大學遷回沈陽,留川師生在原校址上創建了私立川北農工學院。1949年,學校吸納西山書院,更名為私立川北大學。1950年,學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學院,組成公立川北大學,遷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稱川北大學。1952年,以川北大學為主體,合并川東教育學院(原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的部分專業,組建四川師范學院。1953年,原重慶師范學院部分系科師生進入四川師范學院。1956年,四川師范學院本科專業遷到成都獅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學(現西南財經大學)數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四川師范學院更名為四川師范大學。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學院整體并入我校。學科門類齊全。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授權單位,第十批博士授權單位,舉辦有文學、理學、工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農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建設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9個本科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4個、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17個;建設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國別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0個,建有四川省省級大學科技園。師資力量雄厚。建校以來,學校先后涌現出了以著名墨學家伍非百、我國社會學和民俗學的創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劉紹禹、楚辭學專家湯炳正、文獻學專家屈守元、訓詁學專家劉君惠、凝聚態物理學專家趙敏光、拓撲學專家劉旺金、非線性分析專家丁協平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專家。學校教師先后獲批“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國家*領軍人才”1人, “國家*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國家*”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5人,中宣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134人,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9人,“四川省*”14人,“天府*”10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2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