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
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名人都在強調著讀書的重要意義。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更應借助課外閱讀的開展和指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積淀學生人文底蘊,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人的和諧發展。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新課標總目標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中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高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即每學期應達到25萬字,相當于高年級的語文課本5本書左右。很明確,新課標把指導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緊緊結合起來,為我們指明了語文教育的方向。
小學生課外閱讀有著重要意義:
一、陶冶情操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讀到一本好書,找到崇拜的英雄人物(是為社會、人類有卓越貢獻或獻身的人) ,心靈會感到幸福,從而強化道德、理想意識,凈化心靈,一生朝著理想的目標奮斗不已。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激勵了一代中國青年為祖國的事業前赴后繼。
二、儲備知識
人生來就有好奇心。處在學校這種智力不斷沖撞的環境中,少年兒童時期,正是一個求知欲洶涌勃發的年齡,一本稍微有趣的讀物,就能點燃對書籍的強烈好奇。書是什么?是歷史、自然、人靈魂的記載。讀書,不僅能開拓視野,增添知識信息,了解和認識世界,還能滿足兒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生的記憶力強,大量的閱讀后,哪怕是囫圇吞棗的閱讀,也能儲備知識。當他們長大或工作時,會發現胃底層,有未來及得消化的豐厚的積存,從而大受裨益。
三、積累和構建文化。
學生通過閱讀在腦海里點滴積累的有意義的東西,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課文閱讀是學生積累和吸取優秀文化營養的主要窗口,但學生文化的積累和文化的建構更多的還要依靠課外閱讀。在閱讀中,“各種信息、文化因子在頭腦里聚集、碰撞、滲透、積淀。”逐步建構自己的文化。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事實也證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實際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課外自學、自修而成。只囿于課本里的幾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語文能力的。只有在長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形成文化的積淀,逐步建構自己的文化。
四、構建智力背景。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閱讀是智力和思維發展的源泉,通過廣泛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使學生獲得知識底子、智力基礎,乃至情感、審美基礎。他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學生的學習越困難,他的腦力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象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不是補習,不是識字一樣的督促,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特級教師錢夢龍在談到自己少年時代的經歷時就曾說到:“是大量的課外閱讀使一度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的他奇跡般地改變了命運,進入了優等生的行列。”可以說課外閱讀可以改變人生。
五、提高素養,培養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英國的威?沃克曾說過:“只要讀書用心,人的舉止自然會一點點優雅起來。”要使我們的孩子有著寬廣的胸襟,有著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從哪兒做起?肯定說就是從讀書做起,從文化的教育做起。課外閱讀不單是學生求知、開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學生素養、培養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徑,在一個人成長過程與精神品格形成過程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潛移默化的。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意義絕不僅限于此,它對小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
2
1、立身以讀書為本??讀書與做人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學生進行閱讀時便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一部英國兒童小說《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義、勇敢、堅韌不跋,向我們闡述一個人性永恒不變的主題,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2、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與啟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閱讀有很多研究,他對閱讀與學習能力的關系闡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
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讓孩子的智力狀況和學習能力更好,缺乏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得很平淡。
3、此日中流自在行。??讀書與寫作
家長長期以來都有一個困惑:如何能寫出好的文章。
提高寫作能力真正的“捷徑”是閱讀,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態讓許多家長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寫作文??這是不可能的了。寫作需要優美的文辭、細膩的情感、深刻的體驗。孩子的年齡那么小,他從哪里獲得優美的文辭,從哪里尋找細膩,從哪里體會深刻。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蘊含含著豐富的人生體驗,閱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書讀得多了,寫作技能自然會形成??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