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鄉村醫生來說,到2019年為止,已有部分地區在不斷完善村醫政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的實施。這個證書可以享受村醫的一些福利待遇,還提升了村醫的地位。以下是現階段村醫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養老問題一直是村醫隊伍關注的重點。當前,國內各地主要采取3種方式解決村醫的養老問題: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比如貴州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制度上解決了村醫的養老問題,養老金的籌集主要是村醫個人繳一點,鄉鎮衛生院出一點,有的地方財政再補一點;
給予年資補助,山東、寧夏等地按村醫每工作1年每月15元~20元的標準給予年資補助,工作時間越長,養老待遇就越高;
給予定額補助,廣東對已離崗的老年村醫按每人每月700元~9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河南等地按每人每月300元左右的標準補助。
國家衛生計生委表示,隨著養老制度的建立,全國有2206個縣(市、區)建立了退出機制,為新進入村衛生室的人員留出了空間。此外,福建、重慶、寧夏等地在村衛生室推進醫療責任險,積極化解村醫執業風險。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踐證明,妥善解決村醫的養老問題,再加上有比較合理的待遇和較好的發展空間,就不僅可以做到“村級穩”,還能實現“穩中有進”。
全國部分省份鄉村醫生福利待遇展示
山東-青島:3月15日,山東省青島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最新推出的“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對村醫的好處做了明確承諾:2020年前依法取得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質、年齡在45歲以下的在崗鄉村醫生,鎮(街道)衛生院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并享受同等待遇。這意味著中青年村醫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就可以有五險一金了,養老問題也就解決了。
山東-東營:2017年山東省東營市出臺《關于建立完善鄉村醫生準入退出機制的意見》,明確建立鄉村醫生準入、退出、補償、養老保險等制度,對已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師資格的一體化管理在崗鄉村醫生,每月分別給予200元、300元、400元的補助;對在崗鄉村醫生通過考試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當年度憑有效證件給予1000元的考試補助。對村衛生室執業人員按村用、鎮管、區備案程序統一與鎮(街道)衛生院簽訂使用協議。
青海:3月2日,從青海省衛生計生委獲悉,該省深化醫改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從2017年起,將鄉村醫生補助標準統一提高5000元。提標后,該省鄉村醫生人均總體補助水平達到1.5萬元。其中,鄉村醫生補助1.3萬元;村衛生室水、電、暖補貼1000元;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中專以上學歷的鄉村醫生,給予1000元補助。
寧夏:2015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日前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的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每月1000元;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取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的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每月800元。
甘肅:6月23日,甘肅省衛生計生委印發通知,對開展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試點項目摸底及申報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甘肅省力爭通過3年的時間,使試點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2017年度全省擬爭取試點的名額為150名,不受轄區內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的限制,崗位聘任服務期為4年,招聘服務期內,中央和省級財政分別按照每人每年3萬元標準安排補助資金。
廣東:日前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印發《廣東省農村衛生站醫生補貼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為了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到村衛生站工作,穩定農村衛生人才隊伍,方案明確,今年1月1日起,全省鄉村醫生每人每年補貼2萬元。方案明確,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發放,縣(市、區)級財政部門應于每年11月底前直接將年度補助資金支付到符合條件的補貼對象個人賬戶。以上只是部分省市出臺的一些代表性政策,隨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全國展開,相信各省份的意見措施及利好政策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
因此,對于鄉村醫生來說,考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證,是提升自己個人專業水平,以及提升自己薪資福利待遇的最佳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