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浙江中醫藥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語種:不限)(口試:否)(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專業在天津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687名;
2、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專業在河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8644名;
3、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富春校區,第二學年起濱文校區)專業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065名;
4、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2756名;
5、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福建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7501名;
6、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992名;
7、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在山東省份2022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4942名;
8、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專業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866名;
9、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專業在陜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346名;
10、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教學地點: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專業在陜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207名;
二、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5 | 13589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601 | 1406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543 | 1229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化 或 生 | 602 | 1368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不招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0 | 2940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00 | 3147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77 | 2864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0 | 3224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富春校區,第二學年起濱文校區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02 | 36278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富春校區,第二學年起濱文校區)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24 | 4006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98 | 3745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地點第一學年富春校區,第二學年起濱文校區)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22 | 2374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68 | 3834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60 | 4203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84 | 5860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5 | 5225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3 | 5382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6 | 51271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浙江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2 | 5717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60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5 | 3038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1 | 3275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540 | 27501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91 | 36079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其他專業在富春校區就讀)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79 | 1948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62 | 1963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40 | 2897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577 | 3199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592 | 3285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68 | 3730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572 | 3494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6000元/年;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75 | 4694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6000元/年;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00 | 4416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56 | 4657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6000元/年;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20 | 10194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3 | 2386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81 | 23718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56 | 2626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62 | 2316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2 | 25089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82 | 2358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49 | 2643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辦學地點: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27 | 4802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6000元/年,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03 | 35971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6000元/年,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94 | 4273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32 | 28015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理工類,4年,6000元/年,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504 | 31764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0 | 海南 | 綜合 | 化 或 生 | 628 | 5941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658 | 4290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61 | 4612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85 | 42839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73 | 43123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51 | 5024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567 | 17501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06 | 2737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50 | 16346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地點:浙江省杭州市市轄區第一學年在富春校區就讀,第二學年起在濱文校區就讀。)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61 | 17207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91 | 3582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85 | 17482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年收費6000元)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03 | 8628 |
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478 | 3794 |
三、浙江中醫藥大學介紹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始創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富春校區(濱江學院遷建工程)投入使用,開啟兩校區辦學模式。學校占地千畝,總建筑面積逾47萬平方米。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杭州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創新創業學院等,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擁有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附屬杭州市中醫院。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院校。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技術、基礎醫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獨立學院),其中碩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學歷留學生700余人。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自主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名中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現有在職教職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3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擁有教育部“*”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級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設了中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中藥學、藥學等醫類及相關本科專業32個,其中中醫學、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8個專業為國家一流建設專業,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等一批省部級以上教學平臺。曾先后兩次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畢業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穩居全國前列,其中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綜合通過率連續3年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