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劉勤,河南周口人,于2008年嫁入畢節,與退伍的畢節丈夫組建了一個和諧文明的家庭。至今,劉勤在畢節這座城市已經生活了十年,十年里她和家人共同見證了畢節的飛速發展,并深深地喜歡這座城市。
劉勤說剛到畢節時由于語言不通,在行業里經常被排斥,但是她天生愛學習,不怕吃苦。雖然創業初期很多人都不支持不理解也不認可她,但是她在兼顧孩子和家庭的同時,克服種種困難,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畢節這個新的生活圈。她早期做過實體店,2013年以后,隨著微商電商的興起,她果斷的轉型嫁接微電商,線上線下帶動一起做,也算是小有成就。線上遍布山東、北京、四川等十幾個省市均有代理商,線下實體店位于市公務員小區內,帶動了一部分家庭主婦創業,幫助她們在事業和精神層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婚后劉勤與丈夫相敬如賓,育有兩兒一女,孩子都非常健康和乖巧懂事。由于婆婆年齡較大,丈夫每天又忙于工作,三個孩子從出生一直都是她一手帶大的。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成績和父母的教導分不開,為了培養子女成才,她和丈夫非常重視對子女教育。大女兒從入學以來,每個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并在2017年10月經過畢節市、貴州省電視臺的層層選拔,于2018年4月6日到中央電視臺參加《英雄出少年〉的節目錄制,節目已經于2018年9月播出。2018年7月又被選為貴州代表赴鄂爾多斯參加第七屆中國舞蹈家協會全國教學總展演。孩子在學校更是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榮獲校園《歌唱之星〉及《書法比賽〉等多項表彰。學校也多次將劉勤評為“愛心家長”。
在生活上,劉勤對家人悉心照顧,從不言苦;對鄰居她也樂于奉獻,積極幫助鄰居協調處理各種問題,在當地口碑相當好。
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元素,劉勤一家互敬、互助、互愛,用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感動著周圍的人。如果我們每一個家庭都如劉勤一家那般和諧溫暖、積極向上,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更美好!
2篇
夏秀華家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傳統之家,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兒子健康活潑聰明上進,公公婆婆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成家十幾年來,和睦美滿,其樂融融,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贊譽。
她丈夫在政府機關工作,是一個有極強事業心的人,對待工作嚴肅認真、精益求精。憑著嫻熟、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搞調研、送技術,風里來雨里去,從不間斷,幫助農民增產增收。長時間的艱苦工作,讓自己落下了腿疾,但他從不后悔,經常對家人說,“我是共產黨員,自己能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讓老百姓滿意,就是再辛苦點也沒有什么�!�
她本人在教學第一線,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成才、成人。無論家里多忙、多累,始終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積極鉆研業務,探索教學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滿意的收獲。多年來,深受學生喜愛,教學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她的家庭,充滿了溫馨和歡樂。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無不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去年她婆婆生病動手術時,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去醫院照顧婆婆:端水送藥,喂水喂飯,伺候上廁所,沒有一句怨言。婆婆手術以后需要人照顧,一段時間住在她家。她母親看到她忙里忙外,就主動到她家住下,陪她婆婆嘮嗑,幫她婆婆洗澡,照顧她們全家生活,讓她們小夫妻能安心工作。她丈夫也很孝順岳父母。她母親生病去大醫院診療,當時他股骨頭壞死尚在治療之中,但他卻拖著病痛的雙腿陪岳母去看病,樓上樓下的跑,疼的大汗淋漓也不讓妻子請假伺候老人。兒子在學習之余,不但不淘氣還幫助家長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了父母不少的負擔。多少年以來,她們全家和睦相處,老人們常說:“有這樣的孩子,是自己幾世修來的福氣�!�
她家熱愛公益事業,雖然工作忙,但也總會抽點時間做點力所能及的諸如掃掃樓梯,擦擦公共走廊開關之類的小事,方便自己亦方便他人。與鄰里之間亦能和睦相處,只要有需要幫忙的,總是非常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