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分是數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只用于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考生各科成績,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以各科“必考題70分+加試題30分”卷面得分為依據,按最接近的累計比例劃定等級。
擴展資料
新高考改革,除了走班、排課、選科等熱門話題討論,還涉及到一個核心概念“賦分制”,沒有高考賦分制呢?
賦分的關鍵在于,要明白考生選考的分數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據這個排名區間確定所在的等級。
為什么實行等級賦分制?
主要是為了學生可以綜合發展,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也是為了挑選出最優秀的人才。像新高考模式下,不選擇物理,很多專業便不能選擇。
同樣的,在等級賦分制下,可以挑選出專業最擅長的學生,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也有更利于社會的進步。
等級賦分制如何計算?
在新高考模式下,等級賦分制主要應用于選考科目,也就是除了三大主科之外的其他學科。三大主科依然按照之前的卷面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
等級賦分制下,學生考合格才能進行賦分,而所考的分數并不是最終的分數。
關鍵在于,要看學生選考科目的分數在全部考生中的排名,也就是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根據學生的排名確定學生所在的等級。一共有5個等級。
再根據等級,賦予對應的分數,這個分數才會最終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分數。
舉個例子:
芳芳同學的物理成績卷面分是92分,排名在前1%,按照等級賦分制,屬于1等級,那么對應賦予的分數就是100分,計入高考總成績就是100分;
如果排名在前4%,屬于3等級,那么對應賦予的分數就是94分,計入高考的總分就是94分;
看到這里,很多家長可能還是會覺得一頭霧水,那么看一下計算公式就清楚了。
等級賦分制下,學生要注意什么?
第一點、不能只關注總體成績,要注重單科成績
新高考模式下,要求學生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總體成績,而忽略學生的單科成績。以往即便是偏科的學生,只要總分夠高,一樣可以考入好大學。
但是在等級賦分制之下,學生偏科就會影響學生的整體成績,也就是說,偏科可能會導致學生本來能考上的大學現在考不上了。也是在讓學生重視每一科,不能偏科。
第二點、關注排名
只要是考試,就一定會有排名,而學生一般也會更多的關注自己排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關注總排名,而要關注所選擇學科你的排名,大概能在什么位置。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選科更有優勢?
第一個、按照自己擅長的學科選擇
新高考模式下,怎么選擇學科就成了一個大難題。選擇不擅長的學科,拿不到分,影響及就業。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可以保證學生盡可能的拿到高分。
第二個、按照未來發展選擇
選擇學科直接關系到以后就業,學生在選擇學科時一定要仔細。看好所選擇的學科可以報考哪些專業,這些專業未來的就業前景怎么樣?整體收入如何?
確定好了這些,在選擇學科,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能夠進入所選大學以及未來的發展。
另外,需要關注一下,各選科組合的專業覆蓋率,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做出選擇。
第三個、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
高中生有喜歡歷史的,那就選擇歷史,喜歡物理的,就選擇物理學科。選擇自己喜歡的,才能也更有動力的去學習,去專研。
而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學科,學著學著就沒有動力了,偏科是早晚的事。因此,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偏科。
無論學生怎么選擇,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對比之后,再決定選擇哪些學科。
新高考賦分制和選科人數的多與少有關系嗎 | 新高考賦分制選科人數多好還是少好 為什么要實行等級賦分 | 新高考最好拿分的三科賦分制下選哪幾門 | 高考等級賦分是怎么樣的 等級賦分制有什么影響 |
新高考賦分制下選科人數多少有影響嗎 等級賦分制如何計算 | 高考賦分制選擇哪幾科最好 賦分制的利弊是什么 | 有關湖南新高考賦分制怎么計算 | 新高考賦分制如何選擇才能發揮優勢 |
新高考賦分制到底是什么意思 | 新高考政策賦分制度是什么含義 |
學科一旦選定了,基本上就沒有辦法更改了。即使是之前,文改理,理改文也是相當吃力的。因此,學生在選擇學科時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