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變遷以及在變遷的過程所沉淀下來的文化,那么上海傳統的歷史文化和遺留下來的歷史古跡及游玩景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上海歷史文化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一、上海歷史傳統文化及古跡景點
上海傳統習俗有除夕、上海桃花節、春節、元宵、浴佛節等。
1、除夕: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后,不去就寢,圍爐守歲。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時,有一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撞“頭鐘”。
2、上海桃花節:每年3-4月間舉辦,上海人賞桃花的習慣由來已久,南匯是賞花的好地方,上海南匯區多植桃樹,為展示美麗的田園風光和純樸的民風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舉辦了上海桃花節,以進一步弘揚桃文化,推動旅游事業的發展。
3、春節: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一枚,又必請吃酒飯。上海人一到過年必定要去城隍廟逛一逛,走一走那里的九曲橋。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之舉。
4、元宵: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于“燈”,所以又名“燈節”。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一個活動的中心點。
5、浴佛節:在上海,四月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這天寺廟要拂去佛像身上塵土,誦經禮拜,城內外大的寺院如靜安寺和方浜路的廣福寺都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山門外百貨畢集,進行土特產品交流。
上海名勝古跡主要有:1、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5A級景區;2、上海豫園;3、朱家角古鎮;4、上海古漪園;5、上海方塔園;6、楓涇古鎮等4A級景區。
二、上海簡單概述
上海(Shànghǎi),中國第一大城市,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上海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擁有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最大的外貿港口。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區,其中大部分屬漢族江浙民系,通行吳語上海話。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個以漁業和棉紡織手工業為營的小鎮。19世紀,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開始嶄露鋒芒。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后,上海成為中國開放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為東西方貿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發展。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開展貿易和商務的樞紐,是亞太地區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被譽為“東方巴黎”。但在1949年建國之后,外國人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上海隨即沒落。改革開放后的90年代起,上海又開始重現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今日中國大陸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貿易港口。
上海也是一座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上海的地標——浦西的外灘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東,卻呈現出另一番繁華景象: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與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組成了全球最壯麗的天際線之一,而將建成的上海中心,更會為“東方巴黎”添上燦爛的一筆。
今日的上海,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世界文化薈萃之地。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