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兩會分別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歷年“兩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兩會涉及社會發展各個層面的議題,是廣大選民表達意見要求的好機會,那么今年兩會都有哪些熱點話題呢?本文大風車網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精準扶貧的一些相關新聞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下是2019年全國兩會關于精準扶貧的提案最新新聞消息,可供參考!
兩會調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獲網民高關注
2019年人民網兩會調查已于12日啟動。截至目前,“脫貧攻堅”排在熱詞榜第九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發生率持續下降。據國務院扶貧辦日前介紹,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國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2013年至2018年,每年全國兩會,*都利用參加團組審議討論的時機,同代表委員共商脫貧攻堅大計。去年兩會期間,*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本次調查顯示,廣大網民關心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24%的網民關注“如何精準識別、精準脫貧”,18%的網民關注“如何保障扶貧工作公開透明”,18%的網民關注“如何防治扶貧領域腐敗”,15%的網民關注“如何防止脫貧對象返貧”,15%的網民關注“如何提高扶貧工作效率”。
對于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問題,調查顯示,22%的網民選擇“對貧困對象識別不夠精準”,比例最高;20%的網民認為是“對扶貧資金監管不夠到位”;“基層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是第三大問題,獲得16%的網民選擇。
網友“初心”認為,精準脫貧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數據脫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存在巨大危害。網友“彼岸花開”留言說,扶貧工作給貧困戶帶來生機,但是靠自己才能真正脫貧。網友“普通人”表示,扶貧工作應該著重于扶智,讓思想脫貧,才能真正脫貧。
2019年人民網兩會調查共設置18個候選熱詞,緊緊圍繞時代議題和人民關切,涵蓋正風反腐、依法治國、社會保障等熱點。本月12日,調查PC端、移動端同步上線;現下調查街采視頻于20日推出。截至記者發稿前,調查已吸引360萬人次參與。
兩會聲音:聚焦精準扶貧 切實關注民生
1月21日,出席市政協四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分組討論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大家一致認為,兩個報告全面客觀、重點突出、振奮人心,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討論中,委員們恪守履職為民的情懷,關注民生民利,聚焦精準扶貧,提出了很多建議意見。
艾敏委員說,近幾年隨縣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但以信息化的手段讓社會資源與貧困戶需求精準對接的渠道較少。她建議,大力開展信息扶貧,整合各類資源,做好平臺運用,向貧困戶做好信息化知識普及,運用信息化的智慧扶貧方式快速實現貧困戶多元需求和社會愛心資源精準對接,更好地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助力地方開展精準扶貧。
金磊委員是一位青年創業者,他創辦的企業依托電子商務運作優勢,建立“訂單農業”制度,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擴大農產品生產規模,帶動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他建議,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還應該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模式,在種植技術、產品質量、品牌營銷等方面進行專業指導,幫助專業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討論中,還有許多委員建議,要做大做強隨州特色農產品,以產業發展引導群眾脫貧致富。馬君委員建議,將隨州洪山雞養殖作為產業扶貧項目,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養殖,拓寬農民增收路。嚴賢濤委員建議,加快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提高食用菌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