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長春工業(yè)大學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的分數在459至471分,位次為243214至137312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9至471區(qū)間才能上長春工業(yè)大學。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長春工業(yè)大學
1、2022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300名;
2、2022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980名;
3、2021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1670名;
4、2021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032名;
5、2021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3214名;
6、2020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中外合作):綜合最低分需要4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057名;
7、2020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7312名;
8、2020年山東考生上長春工業(yè)大學:綜合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695名;
二、長春工業(yè)大學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長春工業(yè)大學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8 | 202300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95 | 160980 | 省政府 |
2、2021年長春工業(yè)大學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82 | 191670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89 | 174032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59 | 243214 | 省政府 |
3、2020年長春工業(yè)大學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87 | 196057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17 | 137312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71 | 229695 | 省政府 |
專科提前批有哪些類型院校
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國防生計劃(專科);比如∶解放軍電子工程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等。
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yè)(專科);比如: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等。
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yè)(專科);比如:青島遠洋船員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航海學院等。
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yè)(專科);比如:東北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等。
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體育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武漢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
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專科院校、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專科院校;比如: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
第七類:其他院校(專科),包括國際關系學院(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外交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上海海關學院等。
多少分能上軍校
過了一本線你基本才有機會錄取,因為軍校除了武警幾所院校有二本專業(yè)外,其他軍校都是一本以上擇優(yōu)錄取,因此基本上這是起步。
另外武警的所謂二本專業(yè),基本上也都是一本的分數,當然了在一些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這些專業(yè)有可能低于一本線,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軍校的非指揮類專業(yè),一般比指揮類分數要高出20-50分左右,這個主要是因為非指揮類是技術類專業(yè),以后分到技術類的崗位會大一些。
而指揮類則是管理崗位,要下基層帶兵帶連隊,相對來說比較辛苦。但是并不是說指揮類不好,其實真正的有發(fā)展的一般都是指揮類。
三、長春工業(yè)大學最新介紹
"長春工業(yè)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經、法、藝術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xié)調發(fā)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國家為籌建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而創(chuàng)辦的長春汽車工業(yè)學校,先后經歷了長春工業(yè)專科學校、吉林理工學院、吉林工學院等發(fā)展階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學院與吉林工業(yè)大學合并,1978年10月復校。2000年9月,長春煤炭工業(yè)學校、長春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吉林省輕工業(yè)設計學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為長春工業(yè)大學。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確定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屬重點高校,2004年再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17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項目高校。 學校設南湖、北湖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125.2萬平方米,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設有15個學院,59個本科專業(yè)。現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14個,其中,吉林省一流學科3個,吉林省優(yōu)勢特色學科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9個,國家級“卓越計劃”試點專業(yè)3個;2022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2個學科成功入選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培育計劃”立項建設學科。具有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22966人。其中本科生16416人,專科生2999人,碩士研究生3356人,博士研究生170人,留學生25人。現有教職工1675人,其中專任教師1200人,正高級職稱教師227人,副高級職稱教師486人。現有柔性引進院士5人,人社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7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國家優(yōu)秀教學團隊1個,吉林省優(yōu)秀專家6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6人,吉林省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4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6人,長白山學者9人。 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現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平臺42個,省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學校技術轉移中心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019年我校自然指數進入全國高校200強。近五年,學校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900余項,獲得科技經費3.6億余元。其中,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2項,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及國家藝術基金16項。科研成果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二等獎20項,中國專利優(yōu)秀獎1項、吉林省專利金獎2項,吉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2項。學校始終堅持科技研發(fā)工作與國家重大需求、吉林省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圍繞制約傳統(tǒng)產業(yè)發(fā)展和新興產業(yè)培育的關鍵科學和科技問題,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和機制,在碳纖維、攪拌摩擦焊、ABS樹脂、微納與超精密加工、汽車安全氣囊生產線、冶金節(jié)能、金屬材料強韌化、功能高分子材料、機電設備故障診斷以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在省內相應企業(yè)實現了成果轉化和產業(yè)化,為支撐和引領我省傳統(tǒng)產業(yè)的技術升級改造和產業(yè)結構調整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淀形成“自強不息、志在一流”的工大精神和“愛國敬業(yè)、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訓,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級工程型和復合型專業(yè)人才,建校69年來為國家培養(yǎng)了各類優(yōu)秀人才近20萬人。2004年學校以優(yōu)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作為全國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21年化學學科、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實現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零的突破。近年來,學生生源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我校位列第75名,在2017—2021年全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我校位列第85名,首次入圍全國普通高校及地方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百強。畢業(yè)生以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性好、安心基層、踏實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始終在省內高校中位于前列。曾獲“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首批“畢業(yè)生就業(yè)50所典型經驗高校”。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審定有條件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之一,先后與英、美、日、韓、俄等國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互派留學生,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協(xié)作,并與美國奧克蘭大學和波特蘭州立大學合作舉辦本科教育項目4項,先后與美國密蘇里大學等2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5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 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曾連續(xù)兩次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連續(xù)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基層黨組織標兵”“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進學校”。2009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2年,學校黨委榮獲“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5年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模范職工之家稱號。2017年,學校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稱號。2017年獲得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狀。2020年校團委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2021年校團委榮獲“全國‘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