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四川輕化工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福建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021名;
2、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江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399名;
3、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4831名;
4、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6842名;
5、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4100元/年;辦學地點四川輕化工大學匯東校區)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6108名;
6、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1272名;
7、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辦學地點匯東校區)專業在湖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1561名;
8、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重慶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205名;
9、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語種不限)專業在寧夏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721名;
10、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新疆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987名;
二、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10 | 77713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32 | 86893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493 | 9633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匯東校區)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88 | 4384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79 | 49687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 | -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516 | 45186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497 | 45016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470 | 4602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16 | 51399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23 | 52582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10 | 48906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 | -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和 化 | 513 | 14483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489 | 126842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4100元/年;辦學地點四川輕化工大學匯東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33 | 9610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4100元/年;辦學地點四川輕化工大學)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54 | 97420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四川輕化工大學)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04 | 104489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4100元/年;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11 | 61826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08 | 62147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91 | 61272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匯東校區)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22 | 6156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14 | 68153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96 | 61012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33 | 44205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91 | 46387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11 | 4714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04 | 100462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07 | 10345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26 | 98996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00 | 9899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415 | 8907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409 | 1372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428 | 13724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442 | 13978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 | -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412 | 16899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434 | 1664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447 | 17211 |
四川輕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398 | 17987 |
三、四川輕化工大學介紹
四川輕化工大學是一所工學、理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等九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歷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兩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和宜賓市,擁有李白河、匯東、宜賓三個校區。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教育傳統優秀,連續兩次獲得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四川省首批創新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科研單位、中國酒業協會授牌與五糧液集團共建的“中國白酒學院”。歷史沿革:學校是一所“三線建設”西遷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響應毛澤東主席號召、周恩來總理批示,將原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的部分保密專業西遷至四川自貢市,從上�?偛砍檎{精干力量,從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借調部分科研人員,組建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對外稱之為“652”工程。1979年學校更名為四川化工學院,1983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2003年四校合并組建為四川理工學院,2018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大學�;仨^去,篳路藍縷,勵精圖治,玉汝于成。經過56年的辦學歷程,學�!傲⒆闼拇�、服務西南、面向全國、胸懷世界,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大學、開放大學、智慧大學、和諧大學”的目標任務,確立了“研學結合、產教融合、特色發展”的發展戰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敢于擔當、追求卓越,跨越發展”的發展理念,凝練出了“胸懷天下之家國情懷,舍我其誰之使命擔當,自強不息之開拓奮進”的“652”精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辦學思想體系。基礎建設:學校環境優美,風景如畫,是學生奠基人生夢想、教師實現學術抱負的理想之地。美輪美奐的宜賓校區被譽為“宜賓旅游打卡圣地”,宏偉現代的自貢李白河校區被稱為“別人家的大學”。學校占地面積4600余畝,建筑面積160多萬平方米,國有資產總值近百億元。目前圖書紙質文獻總量290余萬冊,中外文獻數據庫76個,電子資源本地鏡像50T,折合電子資源500余萬冊。師資隊伍: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湛、奮發有為、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學�,F有教職工2322人,其中,專任教師1763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80.2%;現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等省部級以上專家80人次;聘請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3人,國家重點人才計劃特聘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學科建設: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擁有化學工藝、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發酵工程等3個四川省重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