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一、教材簡析。
走、跑、跳是最基本的身體活動,發展走、跑、跳能力的各種練習是提高學生反應、靈敏、協調能力和培養必要體能的重要手段。根據《體育課程標準》水平一目標要求,本課以青蛙成長過程為主線,通過一系列游戲,著重培養學生對跳躍的興趣,并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和環保教育,引導學生養成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目標。
《體育課程標準》結合課程特點構建了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水平一學生力求達到的目標有: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知道合理安排鍛煉時間的意義;說出所做簡單運動動作的術語;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知道身體各主要部位的名稱和自己身體的變化;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等。為此,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學生能積極參加活動,學會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
2、學生能相互交流學習體驗,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為達到學習目標,本課教學重、難點如下:
重點:體會雙腳起跳,雙腳落地。
難點:擺臂與蹬地協調配合,落地輕巧。
四、教法。
本課主要采用主題教學法,以四個環節貫穿主題,分別是:小蝌蚪找媽媽、小青蛙練本領、小青蛙比本領、小青蛙慶功會。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我力求做到:突出主題、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并形成師生、生生互動的教學局面。在教學活動中,將講解示范、分層教學、評價激勵、品德教育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營造和諧有序的教學氛圍。
五、學法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模仿能力強,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本課運用練習法、游戲法、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練。通過猜謎、故事的引入,使學生融入角色,在游戲中體會跳躍,促進身體機能和技術動作的提高,在活動中互幫互學,交流學習體驗,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樹立環保意識,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身、心、社”得到全面發展。
【篇二】
一、教學內容:兔子舞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通過本課教、學、練的過程激發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學練本課內容。基本掌握兔子舞的節奏。
2、身體健康:學生通過本課認真的學練和在課中承受適宜的運動負荷,達到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目標。
3、心理健康:通過本課的教、學、練,培養學生活潑向上、健康愉悅的心理品質,使學生樂于學習,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心理的十分滿足、滿足、基本滿足。
4、社會適應:通過本課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練、合作學練、探究學練、評價學練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潛能和個性,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跳兔子舞中的節奏協調。
難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練、合作學練、探究學練、評價學練的能力。
三、教、學、練的流程:
(一)、課的開始:(1??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人數,檢查學生服裝。
2、師生問好,宣布課堂內容。
教學隊形:XXXXXXXXXXXX
OOOOOOOOOOOO
▲
教學要求:學生精神飽滿。
(二)、學習兔子舞節奏“XXXXXXXXXXXXX”(3?4分鐘)
rightrightleftleftgoshiftgogogo
教學隊形:XXXXXXXXXXX
OOOOOOOOOOOO
▲
1、教師出示節奏卡,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學習節奏。
2、教師與學生邊念節奏邊用自己喜歡的動作打節奏。
3、教師邊說節奏邊用腳打兔子舞的節奏,學生跟隨教師一起練習。
教學要求:學生積極參與。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創設一個動物世界,一個快樂的學生大舞臺,把各種動物的不同形象,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用頭飾做各種模仿活動的游戲。
2、能力目標:通過語言的描述,跳躍演示和游戲等形式,發展模仿,觀察力、想象力,培養愛護動物的意識,發展身體的靈敏、協調性。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一個動物的王國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快樂的學習探究,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社會實踐。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開發想象力,激發表現*。
2、培養克服困難,互相合作的心理品質。
三、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的渲染等手段創設課堂的教學情景,小學生們大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通過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社會實踐,使學生大膽表現自己認識世界,我嘗試采用如下教學法:
(1)想象法:通過教師巧妙的介入,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知動物跳躍的特點。
(2)表現法:通過感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膽的表現對事物的了解。
(3)實踐法: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親身的體驗,讓學生通過感情去親身實踐。
(4)探究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生活中更好的去體驗。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記得蘇霍林斯基說過:“如果老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自立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我采取了情景模式進行了教學,首先以想象和游戲導入這節課,創設情境,我讓學生圍坐在草地上沐浴著和煦的陽光,跟隨老師的語言遐想,例如:小朋友,這里是一座美麗森林,陽光照射在各種動物的身上,小鳥在樹上歌唱,小白兔在蹦蹦跳跳,你們聽……”
配音樂《春天在哪里》在這段教學中我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激發學習興趣。
(二)、動物聚會
由于主教材是模仿不同動物的跳,因此我創設了學生們喜愛動物王國的情景,通過語言的描述、頭飾的演示、音樂的渲染等手段,創設輕松活潑的課堂情景,如“小朋友,你們聽聽那是什么聲音?”這時學生們就聽見一群鴨子的叫音,經過聲音的判斷,他們能準確的說出動物的名稱,并去模仿鴨子的行走,“瞧,多熱鬧我們去看看和他們交個朋友!”通過聲音、音樂、童謠的啟示,會依次出現各種動物,讓學生帶著一個個的任務自由組合,各抒己見,說出動物的特征、外形、生活習性。在這段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與模仿,采取了邊玩邊學邊練的方式,培養他們對事物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民主,體現了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和社會適應等能力。
(三)、獸王出巡
是輔助主教材的一個練習,首先我創設一個情景教學。如“森林中所有的動物都在歡快的跳舞,突然聽到一聲獅吼,森林頓時變得十分安靜,沒有了小鳥的叫聲,也不見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了,所有的動物都躲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我采取了猜猜它是誰(有肢體的動物來表現)然后分組互相交流評議,“為什么動物都怕獅子呢?”引導學生講出獅子得的行走、生活習性及有百獸的稱號,最后用情景教學設計獸王的離開,森林里又恢復了平日的歡快。在這段教學中,讓學生大膽的模仿獅子的行走充分的想象與老師同學們相互交流,實際動手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組學習。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和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激發和發揮。
(四)龜兔賽
龜兔賽是教材搭配的游戲,我圍繞動物王國這條線路,用動物貫穿這節課,所以游戲部分安排了“龜兔賽”兒童化的游戲。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如“烏龜和小白兔正在鬧別扭,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學生就會聯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通過故事來引導學生學習烏龜的那種堅韌不拔、克服困難的意志和品質,不能向驕傲自滿的小白兔學習,通過“比一比你是誰”來進行分組游戲,在游戲中要求每位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五)隨風飄舞
隨風飄舞是個放松運動,我脫離了那種沉悶枯燥的放松模式,而采取了觀察柳條隨風飄舞的情景教學,讓學生想象風中柳條飄熏的形狀,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即達到放松的效果,又激發了學生興趣,也體現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社會適應。
總之,這節課,我的側重點,主要是創設一個樂園,學生在這個樂園里邊玩邊學的理念,在沒有壓力、負擔下,去學習,充分發揮了游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