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孫銘武(1889—1932),遼寧撫順人,1916年參加討袁革命軍。1919年改編為東北軍陸軍第十六師,先后任排長、連長、營長。1924年充任昌黎縣警察局長,直隸(今河北)臨、撫、昌、盧、遷五縣警備司令部上校參謀長兼地方保甲團團總。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孫銘武積極動員鄉民親友舉旗抗日,打擊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遼東血盟救國軍,迅速發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孫銘武同志為總司令,同年,孫銘武同志被漢奸于芷山殺害。
2、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東菏澤人。1914年加入馮玉祥的部隊,后任馮的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后任第132師師長。
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越過山海關,開始侵襲熱河省,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開始向長城各口發動大舉進攻。10日,日軍逼近喜峰口。趙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軍40華里,在日軍之前抵達喜峰口孩兒嶺,并將敵先頭部隊擊退,在孩兒嶺及口門一線穩定了前沿。
為了有效消滅進攻陣地的敵軍,趙登禹要求部隊待敵進至百米之內,再突然出擊,以手榴彈炸,用大刀砍。由于兩軍混雜,使敵飛機、大炮、坦克無法發揮作用。入夜,趙登禹又利用敵軍警戒疏忽,率部從兩翼迂回敵人側后,進行包抄襲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死傷甚眾。戰斗中,趙登禹腿部被炸彈擊傷,但仍裹傷出擊率部眾與敵肉搏相拼。
激戰數日,敵人多次攻擊不果,銳氣盡挫,中國軍隊取得喜峰口戰役勝利。喜峰口戰役,共殲滅日軍五六千人,狠狠地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全面抗戰爆發后,7月下旬,日寇調集數以萬計的日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攻。
擔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入侵,守衛北京城外的南苑。日軍出動40余架飛機輪番轟炸陣地,并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動猛烈攻擊。132師將士在趙登禹的率領下,不畏強敵,奮勇抵抗。日軍將中國軍隊切成數段,分割包圍。部隊孤軍作戰,在敵人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損失慘重。趙登禹率部誓死堅守陣地,拼死抗擊。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軍伏擊,壯烈殉國,犧牲時年僅39歲。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抗日將領,稱贊他們在執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范”。
3、
馬本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莊。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后,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
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后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斗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
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滅日偽軍3。6萬余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偉大,為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斗。
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偉業。”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斗中,頸后長了毒瘡。由于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藥,未能及時治療,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為部隊作了最后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跟著毛主席,抗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4、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5、
洪麟閣(1902~1938),原名洪占勛,號洪僑,滿族人,熱河省遵化市(今屬河北省)地北頭村人,八路軍冀東抗日聯軍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1921年就讀于直隸法政專科學校。1925年任馮玉祥部軍法官,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軍法處長。1933年在家鄉開展抗日活動。
1938年6月,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縣北田家灣子村召開軍事會議,有遵化、遷安、灤縣三路起義軍負責人參加。會上宣布正式建立冀東抗日聯軍,洪麟閣任副司令員兼第3路總指揮。7月8日,率部以“華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三軍區第四軍分區游擊隊”名義,參加冀東抗日大暴動,轉戰豐潤、玉田、遵化等地。
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縣城,斃傷日軍數十人、偽軍千余人,繳獲大批槍彈。8月,所部與八路軍鄧華、宋時輪支隊會合。同年10月,遭受日軍四個旅團的進攻,激戰中頭部負重傷。旋見日軍踴至,奮力投出僅有的一枚手榴彈,炸倒數名日軍。繼而又多處負傷,即自戕殉國。時年36歲。
遺體葬于別山崖頂,民眾稱為“洪山嶺”。朱德曾評價說:“洪麟閣是我們革命隊伍非常需要的愛國知識分子,也是我們非常需要的軍事人才。”9月,洪麟閣名列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6、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后終被追認為烈士。
(一).抗美援朝的革命先輩及其事跡介紹
篇一用身體當炮架的孔慶三1950年11月27日,駐扎在天宣水里地區的志愿軍第27軍80師炮兵團92步炮連5班,在班長孔慶三的帶領下,正在緊張地進行著戰前準備。因為新興里進攻戰今晚就要在這里打響,而5班是配合主攻的第8連作戰,所以孔慶三和戰士們的心情都非常激動。班長孔慶三看到戰士們斗志昂揚,準備充分,開心地笑了。1950年11月,為了打擊麥克阿瑟的所謂“圣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的囂張氣焰,孔慶三...查看更多
(二).趙一曼的英雄故事事跡讀后感
趙一曼的英雄事跡讀后感1趙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趙一曼開始閱讀《向導》、《新青年》、《婦女周報》等革命書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國*青年團,后任村團支部書記,在家鄉積極組織“婦女解放同盟會”。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幫助下,進入宜賓女子中學。她積極參加黨領導的“抵制仇貨”的愛國運動,成為當地學生...查看更多
(三).抗日英雄趙一曼的故事事跡
女英雄趙一曼故事事跡詳細介紹篇1抗戰期間,有一位女游擊隊員,她勇敢、善戰,她的名字讓敵人聞風喪膽。一次激戰中,她不幸中彈被俘,審訊她的日本軍官用盡手段折磨她,可她至死都沒有說出和部隊有關的任何信息,她就是趙一曼。趙一曼,四川省宜賓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后,就在學生中積極從事革命活動。1935年秋天,趙一曼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第三軍主力轉移后,她率領第二團...查看更多
(四).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的主要內容
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篇1一身粗布紅衣、一把手槍,騎著一匹白馬冒著槍林彈雨沖鋒在如火如荼的戰場……這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中一位女戰士真實的形象。她,就是威震敵膽,被譽為“白山黑水”民族魂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距這個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戰場數千公里之外,大后方的四川宜賓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著家鄉人民為趙一曼建立的紀念館,館里保存著新中國開國將領陳毅元帥的題詞:“生為人民干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查看更多
(五).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個人觀后感
黃大年事跡觀后感 篇1連日來,光明日報關于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事跡的報道,在廣大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沿著黃大年的足跡走下去,銳意進取,努力拼搏,為了中華民族的強盛奮斗不息。黃大年歸國報國的事跡感染人。“我是含著淚讀完關于黃大年的報道的。他放棄國外一切,抱著一顆‘中國心’,投身到自己祖國的科研事業當中,深深地感染了我。”長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興海說。黃大年的奮斗足跡也讓一批在...查看更多
(六).黃大年先進事跡簡短介紹
黃大年,男,漢族,1958年8月生,中共黨員,1981年12月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歲。黃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新興交叉學科學部長、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大年同志始終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矢志不渝實踐科技報國的理想。無論是在讀書求學、國外工作還是歸國任教期間,都始終把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作為最高追求。他時刻把祖國的需要放在首位。19...查看更多
(七).黃大年先進事跡心得體會800字
黃大年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一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回顧黃大年58歲的生命歷程,對祖國的愛始終是他最深沉的情結。大學畢業,他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書寫愛國報國之志;在海外的20xx年里,他密切關注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情感上“從未和祖國分開過”;回國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繼日、忘我工作,成為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人生的寫照,更是...查看更多
(八).優秀員工個人先進事跡材料介紹
優秀員工事跡材料篇1為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夯實基礎護理,全面提高醫院臨床護理工作水平,我院用心響應衛生部確定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而我們內二科十分榮幸被選為全院的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病房。從20__年9月底到此刻,優質護理服務開展已有半年,全體護士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夯實基礎護理,為病人帶給優質護理服務。獲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個性是護士冉雪蓮,在開展優質護理方面付出了很多的發奮,表現突...查看更多
(九).最美孝心少年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1八年前因為汶川大地震,當時只有4歲的李瑤被倒塌的墻壁砸成重傷,經過幾次大手術,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李瑤從此失去了右手。只有一只左手的李瑤,為了讓家里人放心,從生活到學習都靠自己頑強成長。爺爺生病住院,她靠一只手給全家做飯、爸爸媽媽出門打工,她靠一只手照顧年幼的妹妹……她說,我一只手不比別人差,我不想讓家里人替我擔心。地震受傷后,李瑤在綿陽市治療一年,又到都江堰殘疾人學校進行康復...查看更多
(十).最美少年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簡單介紹
最美少年事跡材料1姓名:張雍軍性別:男所屬地區:鞍山市千山區甘泉中學簡介:他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母親患有間歇性精神障礙,父母早年離異。20xx年,弟弟車禍,奶奶患腦血栓,他因為眼瘤動手術,家里欠下了大筆外債。 20xx年,父親患腰脫下肢神經受阻,喪失勞動能力,一家5口人靠親戚朋友的幫助艱難度日。自7歲起他就擔負起家庭的重擔,每天洗衣、做飯,照顧爺爺、奶奶、爸爸和弟弟。【孝心故事】張雍軍是鞍山...查看更多